王永勝接住道:“孟老爹、阿姐,我回去了!”
“迎弟去送送永勝。”
出了大門,王永勝悄悄問道:“阿姐,我剛剛說錯什麼了?你爹盯著我的眼神怪怪的。”
“是爹想阿弟了,你以後在爹面前不要再提阿弟。”
“哦,阿姐,我先回去了,明天再來看你!”
“去吧!”
孟迎弟呆呆看著王永勝的背影,良久才轉身回來。
進了廚房,孟迎弟見父親還在那兒坐著,她立刻意識到自己送王永勝有點時間長,爹會不會有什麼想法。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孟學永突然道:“永勝這孩子不錯,讀書識字,機靈也勤快,這幾個月多虧他照顧,不然我父女倆可就累趴下了。尤其夏收和秋收,他就像給自己家幹活一樣,要不然••••••”
爹,你倒是把話說完啊!
半句話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要不然讓他做女婿?
想到女婿,孟迎弟臉一下子紅了。
她趕緊洗鍋,用碗筷奏鳴聲掩飾她的羞澀。
••••••
在寫作上,杜茂才下了大力氣,各類策論題如何破題承題,從什麼角度入手寫,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從什麼話題寫,才能讓閱卷考官青睞,得到高分。
而且這類題目對字數要求嚴格。
字數少了自然分數少,但字數多了沒地方寫,突兀結尾,便成虎頭蛇尾,得不了高分。
因此寫作前一定要勾勒好框架,在字數範圍內完成,做到盡善盡美。
於是每堂課都變成了當堂作文。
孟青雲絞盡腦汁寫出的文章,被杜茂才批個一塌糊塗,然後他把整個文章解剖,小到用詞造句,大到框架勾勒,構思立意,都細細講解。
最後自然要求他重寫,直到杜茂才認為能過關為止。
科考複習非常枯燥,孟青雲卻苦中作樂,他不僅要完成杜先生留下的作業,還重新拾起了寫日記的習慣。
日有所記,記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
而且孟青雲發現了自己寫作上的軟肋,就是言之無物,太空洞了。
原因是他對國家大事瞭解甚少,而策論的題目大多與國家大事有關,比如水利建設,比如民族政策,比如商業利弊,甚至有可能出現歲幣等有關內容。
前世資訊爆炸,國家大事多少都能瞭解一點,而今世身在寒門,接觸不到這些事,自然無存著手。
都不能無中生有,憑空編造吧!
這可真是輸在起跑線上了。
所以孟青雲又給自己加餐,他在書店買了好幾本參考書,如《歷年科考優秀時文錄》,《優秀策論文精選》,《歷屆狀元科考文小錄》等。
這些書類似於後世的《優秀作文選》,《高考滿分作文》,多讀多看自然對考生有很大幫助。
慢慢地,孟青雲的文章有了進步,從重寫的遍數上就能感覺出來。
當然,最直觀的是杜先生眉頭。
轉眼到了冬季,這日夏寧軍來到孟森菜館,找到孟青雲道:“孟掌櫃,明天老爺要陪夫人回孃家,他讓小人來問,你有沒有書信要帶?”
“有啊!怎麼會沒有?”
孟青雲頓時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