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雲父子合計了一下,發現翻新房屋工程有點大,沒有兩三個月下不來,所以決定先把院牆修好。
農村人生活窘迫,沒有錢買磚砌牆,牆都是用泥土打起來的,所以叫打牆。
打牆也叫夯土板築。
簡單的說,就是將兩塊寬厚的牆板固定於要打成的牆體兩側,形成一箇中空的槽,然後在槽內填土,兩人手持石夯錘,一錘靠著一錘前後反覆夯打,等打瓷實,再將牆板上調,接著打第二層牆,以此類推。
因此,打牆是一門技術活,從選土到起牆,都需要懂技術的人現場指導,還需要好多壯勞力齊心協力。
而且打牆要動土,這在農村很有講究,要選黃道吉日,要有報土祭拜儀式等等,其中的行行道道孟青雲不懂,只能請教族長。
族長立刻召集戶長開會。
自從宗祠內先祖牌位集體跳舞后,孟氏族人對孟青雲十分恭敬,一聽孟青雲家要打牆,戶長們踴躍答應派有技術的壯勞力。
幫忙打牆正好沾沾先祖的喜氣,庇護子孫富貴。
孟學禮主動示好。
族中打莊蓋房,都是他指揮一幫子後生幹活,這次他當仁不讓,順便把曾經的矛盾化解。
家裡動工,孟青雲準備暫時停業,但孟學永堅決不答應。
“你呆在家裡添什麼亂?你會打牆嗎?”孟學永氣呼呼道,“迎弟在你指導下廚藝大進,族中找幾個婆娘幫手足夠了,我套著牛車鎮上去採買食物,你說你呆在家裡能幹什麼?”
兒子,你的陣地在坊市。
笑話,一天十幾貫,我怎能讓你輕易離開陣地呢!
“爹,這不禮貌啊!你想族人不要報酬給我家幹活,我卻在坊市賺錢,他們會怎麼看我們?”
孟青雲哭喪著臉,“就算坊市生意不停,至少我呆在家裡,沏茶倒水什麼的,族人幹活也舒心。”
這確實是個問題。
賺錢是重要,可不能寒了族人的心。
孟學永一下子沉默了。
“孟老爹、青雲,這事好辦啊!”王永勝插嘴道。
這幾天收攤子後,王永勝老是來孟青雲家,說是馬上打牆了,幫忙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像什麼劈柴擔水,他都搶著幹。
在孟氏父子‘怎麼辦’眼神的注視下,王永勝娓娓道:“孟老爹守在家裡陪族人,沏個茶倒個水,隨便聊幾句,或給族人遞個工具等等,和他們打成一片,就能增加親切感。”
“採購食物的事情交給我,青雲僱我做賬房,又不是讓我吃閒飯的,關鍵時刻怎能退縮。我採購記賬,順便還能打雜幫廚。現在攤子上一大幫子人,總會有人偷懶,青雲去才能壓住陣。”
“這麼多人幹活,都是大鍋飯菜,又不做什麼精緻的小炒,找幾個幫廚的,阿姐主廚真就夠了。如果你覺得過意不去,就在伙食中多加肉,順便多做些鍋貼,我在鎮上購買食物的時候帶回來,讓他們中間歇息的時候吃。”
“好主意!就這麼辦!”
王永勝的辦法正好符合孟學永心思,他立刻拍板,“永勝不虧是讀過書的人,心腸好,腦子還轉的快!不像么郎,一個死腦筋!”
孟青雲:“••••••”
爹,夸人不要貶兒子好不好?我也讀過書。
孟青雲哭笑不得,只能默默點頭。
他看著王永勝笑眯眯的樣子,不由想起前世的職場,這小子怎麼像是在董事長前將了自己一軍一樣。
你得意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