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很豐盛,主食白米飯,孟青雲變著花樣炒了七八個菜,各個都是硬菜。
大夥七手八腳把桌子、板凳抬到孟學永屋裡。
這是一個父親、岳丈和外公的要求,相聚不容易,盡最大可能把一大家子的歡樂時光留在身邊。
今日人較多,分兩桌吃飯,姐姐姐夫一桌,外甥們一桌,孟迎弟自動坐到外甥們桌上,充當孩子王。
孟學永坐在床上吃,按醫囑他暫時不能吃調料重的飯,孟青雲專門為他炒了一盤素菜。
他吃著米飯和素菜,卻吃出了滿漢全席的味道。
一家人吃飯就是香。
孩子們吃飯爭先恐後,往往都是地毯式掃蕩清空盤子,你夾一粒肉丸子,我也必須夾一粒,不然就覺得吃了好大虧,滿臉委屈給小姨告狀。
碰到這種情況,孟迎弟就含笑給外甥們挨個夾菜,頓時小姨就成為孩子們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吃得滿嘴流油,劉斌學著他爺爺的口吻喟嘆道:“這麼舒坦的日子,給個皇帝老爺也不換!”
“嘿,你這個尕娃子懂個啥,皇帝老爺那日子才叫舒坦,他左手拿著雞腿,右手拿著炊餅,吃飽了就坐在龍椅上曬太陽。”
李豐今年八歲,是孟臘梅的兒子,他繪聲繪色講著他心目中的皇帝,“你們知道皇帝老爺多有錢嗎?他劈材用金斧頭,挑水用金扁擔••••••”
“哈哈哈••••••”
大人們一陣鬨笑,卻沒有人給孩子們糾正錯誤,皇帝壓根就不會幹劈材擔水的活,至於皇帝平日干什麼,他們也不明白。
在鄉村,好多百姓見過最大的官就是里正,至於皇帝••••••只要能讓俺吃飽肚子,皇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俺不管。
一頓午飯在歡笑中落下帷幕。
下午時分,姐姐們都要回婆家,自然少不了給老爹叮囑養傷,給弟弟妹妹叮囑好好伺候。
親戚們走後,孟青雲將藥煎好,伺候老爹喝了藥,然後將被褥放在板車內,載著父親去田野間透氣。
孟青雲說病人不應該一直臥床,應該去外面透透氣,曬曬太陽,心情好,病就好的快。
嗯,兒子說的蠻有道理。
孟學永心情大好,感覺明天就能下地幹活了。
在田野間轉了一大圈,回來后王永勝等著交賬,孟青雲粗略估計沒有大的出入,便更加放心做甩手掌櫃。
三天後複查,潘郎中說骨頭癒合的不錯。
潘郎中換了藥,固定好夾板,連藥都沒有開,說不用吃藥骨頭就能癒合,殺只雞給老爺子補補吧。
孟青雲暗自感慨,不宰病人,良心醫生啊!
又過三日換過藥後,孟學永能拄著柺杖在外活動了,便催促兒子去照料坊市生意。
重回坊市第一天,孟青雲和王永勝都接到了私塾同學的邀請,說明天是個好日子,同學們要和先生一起去野外遊玩。
這種事以前他倆也參加過,不過不多,不外乎就是一幫讀書人野炊,喝酒、吟詩、談古論今、感慨人生等。
以前他倆是讀書人,不去拉不下面子,現在不讀書了••••••孟青雲還是覺得拉不下面子,免得同學們說賺錢就勢力了等閒話,就答應明天去。
王永勝鼓勵孟青雲去和同學們互動,他來照料小吃攤,那眼神似乎在說,我辦事,你放心,老闆你大膽出去玩耍吧!
其實這樣的遊玩需要攤份子錢,花費多的時候能攤一貫,王永勝一個月賺不到一貫錢,很有可能一次遊玩就寅吃卯糧了。
以前是崽花爺錢心不疼,現在是崽花崽錢,心老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