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城……宣威城……”李世民仔細品味了一番,微笑點頭,“好名,宣我大唐國威,這名取得好,不過……詩狂,這烏魯木齊,是何意思,又是何族語言?”
李浩不可能告訴他這是維吾爾族的語言,畢竟維吾爾族現在還沒出現呢,便隨意扯謊道:“回陛下,臣也不知是何意思,是臣胡亂取的,反正聽起來挺像外族語言的,況且臣覺得,無論用哪一個外族的語言為名,其他外族必有意見,臣胡亂取一個,反倒安穩。 ”
李世民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你啊你……真是胡來……好,就用這兩個名字!”
眾臣聞言頓時心頭一沉,其實用什麼名字他們無所謂,他們在意的是李世民的態度,李世民對李浩的聖寵真的是越發盛隆了,原本壓制了李浩的封賞,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現在他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接下來,李浩又提出了安西都護府軍政中心的西遷,其中心思想就是設立安西四鎮,李世民也一律准奏。
邊防之事議完,李世民又提出一件事,那就是為了表彰大唐各大開國功勳之臣的功績,他打算請畫師在凌煙閣畫上諸位功臣畫像,以彰其績,供後人瞻仰,目前已定人選是二十四人,就連參與謀反的侯君集都在其中,現在,還有一個待定人選,沒錯,就是李浩。
一聽此言,群臣盡皆反對,各種花樣的理由和說辭滿天飛,反正結果都一個樣,不讓李浩的畫像入凌煙閣。
對於這件事,李浩有些震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可是流傳後世受萬人敬仰的,自己若真能入凌煙閣,那也算是流芳百世了,人都有虛榮心的,李浩這次也難免俗,可現在百官阻撓,他自己也不好主動爭取,這件事應該很懸。
其實凌煙閣功臣畫像這件事,也是李世民忽發靈感,同時,他也希望能透過此事來彌補李浩,可沒想到群臣再次阻撓,若是他們阻撓李浩封賞是因為李浩年紀小,那還有點道理,畢竟李世民也怕李浩將來達到封無可封的地步。但現在這些大臣阻撓李浩畫像入凌煙閣的理由簡直狗屁不通。
為了李浩入凌煙閣的事,太極殿鬧得紛紛揚揚,宛若菜市場,最後李世民發怒了,直接宣佈退朝,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了,好好的早朝就弄的這麼不歡而散。
走出太極宮的時候,李浩在承天門外看到長孫無忌,長孫無忌也望著他,二人相距四丈多遠,就這麼淡然地望著對方,這是朝堂新崛起的新秀和朝堂第一大佬的對視,二人的對視時間雖然不長,但卻有時間凝滯之感,曾幾何時,李浩還是一個混賬無恥的少年,長孫無忌還想拉攏李浩,李浩也曾喚他一聲伯伯,而今,他們卻走上了對立面。
李浩最後給了長孫無忌一個淡然微笑,轉身離開,出了皇城後,騎馬行向太白樓。
太白樓今日沒有開張,而是在門口掛上一個木牌,木牌上寫著“酒樓整修,暫不待客”,裡面還傳來敲敲打打的裝修聲。
李浩帶著陳松上前敲門,掌櫃姚大福來開門,李浩進去後便問:“已經開始整修了?”
“回侯爺,是的。”姚大福恭敬回答。
“我去看看。”李浩說話間便向樓上走去。
太白樓裝修了三天,終於又重新開業了,生意還是一如既往的好,但顧客們卻發現酒樓內部好像沒有多大的改變,說好的重新裝修呢?
二月十五,再次開大朝會,李世民舊事重提,要讓李浩的畫像入凌煙閣,群臣依舊一致反對,這次他們的反對的理由很統一,李浩不是開國功勳。
李世民頗為惱怒,暫且隱忍,暗暗決定修改計劃,不再說什麼立開國功勳畫像,而是立大唐功勳卓絕之臣畫像,反正他一定要讓李浩的畫像入凌煙閣。
二月十六早上,晉陽公主李明達去尋李世民,讓他帶自己出去玩,李世民正好心情煩悶,就帶著李明達和一眾金吾衛微服出宮,這一次,李世民在街上居然碰到了微服出行的李治,真的好巧,於是李治也加入他們的隊伍,三人一起逛街遊玩。
中午時分,李治喊肚子餓,要吃飯,正好他們就在太白樓附近,於是就進了太白樓,老規矩,地字五號包間,幾個金吾衛守在包間外面,在大廳中假裝吃飯,李元忠守在房間裡,太白樓外還藏著許多金吾衛暗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