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
“臣也附議!”
……
眾文臣接二連三地出列附議,李世民眉毛都快挑上天了,好奇地望向一眾文臣,問道:“朕倒是很想聽聽,為何你們認為樊梨花比李浩更適合擔任行軍大總管之職?”
褚遂良道:“回陛下,樊梨花乃是從西突厥投誠來我大唐的,她在西突厥那麼多年,對西突厥的一切都瞭如指掌,光此一項,便不是李浩能比的。”
眾文臣齊聲高呼:“誠然如是!”
褚遂良又接著說道:“不僅如此,陛下,樊梨花帶兩萬兵馬,橫掃鬱督軍山,殲敵十萬,將回紇薛延陀兩部殺得聞風喪膽,將牙帳北遷八百多里,此等功績,絕不在李浩之下,而且眼下李浩擔任天策府上將重任,無暇分身,所以臣等認為,樊梨花才是最合適的徵西人選。”
此言一出,群臣盡都紛紛點頭,褚遂良說的確實很有道理,雖然李浩出征十拿九穩,但樊梨花也是俊才,而且樊梨花對西突厥瞭如指掌,派她徵西確實比較妥當。
李世民聽了也是頻頻點頭:“嗯,褚遂愛卿言之有理……”
李浩卻忽然高聲道:“陛下,樊梨花乃西突厥舊臣,入我大唐時日尚短,臣怕她對西突厥仍有舊情,派她徵西,十分不妥!”
群臣聞言頓時譁然,李浩這招有點狠毒啊,這是懷疑樊梨花的人品啊,絕對屬於侮辱人,眾文臣全都用奇怪的眼神望著他們倆,看他們撕逼,表示喜聞樂見。
樊梨花被李浩的一番話氣得滿臉通紅,她怒目瞪視李浩,咬牙道:“瓊南王!請注意你的言辭!阿史那賀魯殺我父親,屠我兄弟,我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你再如此汙衊於我,我絕不與你甘休!”
李浩聞言冷笑:“喲喲喲,演技不錯嘛,誰知道那是不是你和阿史那賀魯一起演的一場戲,當初連我都被你給騙過去了,我李浩這輩子沒怎麼後悔過,但將你帶來大唐,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一件事!”
這話說的連李世民都聽不下去了,李世民咂吧了一下嘴,道:“詩狂,莫要胡說八道,你二人同殿為臣,豈可如此攻伐,積點口德吧。”
“陛下!”李浩大聲道,“臣懷疑樊梨花就是西突厥派來的奸細,臣想請大理寺徹查樊梨花!”
“李浩!”樊梨花氣得大步上前,向李世民行禮,道,“陛下,臣請求卸任一切職務,除去一切封號,臣受不得李浩這番侮辱!”
“這真是……”李世民雙眉漸漸擰起,抬手道,“好了,你們二人都不許說了,李浩,聽好了,以後這樣的話,朕不想再聽到一句,不僅是李浩,你們所有人都聽好了,朕不想再聽到了!”
“遵旨!”眾臣紛紛齊聲應答。
李浩只能無奈咂嘴,很不情願地跟著眾人一起應聲。
李世民又道:“至於這徵西人選,朕倒是覺得,樊梨花確實比李浩更加適合一些,鬱督軍山一戰,樊梨花的本事,諸卿是有目共睹,當然了,李浩的本事也是不弱,不過李浩是天策府上將,身擔重任,暫時確實不宜出征,就由樊梨花徵西吧,諸卿以為呢?”
“陛下聖明!”群臣再次齊聲高呼。
李浩剛想反對,但卻被齊呼聲給淹沒了,只能在那鬱悶了。
“好,既然諸卿都認為樊梨花徵西最為合適,那朕就任樊梨花為三彌山道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領兵兩萬,秦懷玉為白山道行軍總管,領兵一萬,尉遲寶林為姑墨道行軍總管,領兵一萬,程處亮為千泉道行軍總管……,總兵力六萬,五路大軍征討西突厥,定要將阿史那賀魯的首級給朕摘回來,記住,朕只要阿史那賀魯的人頭!”他說到最後一句時,伸手指向樊梨花。
樊梨花用力一抱拳,鏗鏘有力道:“末將一定不辱使命,定要摘下阿史那賀魯的人頭獻於皇上!”
“好!有樊將軍這句話,朕心甚慰,大軍出行之時,朕必定聖駕親臨相送!”
“多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