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臣走訪調查了幾個大型鹽廠,那裡對於蒸汽機的使用僅僅是陛下初期要求推動蒸汽機使用研究的時候的那些研究樣本,後面就再也沒有創新。
臣覺得皇明鹽業應該進行拆分,一個是鹽業利潤應該可以提高,另一個就是鹽業技術提高對於百姓最有利,能讓百姓吃到質量更好的鹽。
第三個就是如果製鹽的效率提高了,那麼鹽的價格還可以繼續降低,讓百姓吃到更便宜的鹽。
大明鹽田數量一直在增加,食鹽儲備豐富,改革主要集中在新技術的引用對生產影響較小,如果成功之後在逐步推廣到其他行業。”
朱慈烺點點頭:“那你打算怎麼拆分?”
朱姬潤看了一眼奏章,上面不都寫了麼?所以陛下剛剛看的是啥?當然他也不敢這麼問,只好跟朱慈烺解釋:“臣打算把皇明鹽業按照大明鹽產地進行劃分成立不同的鹽業商會。
關內地區的四大鹽田合併為一,莫臥兒地區的鹽田,非洲東海岸鹽田,南大陸鹽田,新大陸鹽田,內陸湖鹽田,礦鹽商會。
這樣皇明鹽業就一分為七,按照這個分類之後不禁銷售,能者上庸者下,連續三年墊底的撤換商會主管。”
朱慈烺搖頭:“你這樣明顯不合理啊,這內陸鹽湖和礦鹽怎麼可能爭的過海鹽,海鹽有運輸之便利,世界主要人口又都居住在海濱地區。
朕覺得這內陸湖鹽田和礦鹽田應該單獨成立公司,而且不能以利潤多少這唯一標準進行分類,而是應該以利潤數量,利潤率,採鹽成本等等進行綜合考量。”
朱姬潤拱手:“陛下說的是。”
朱姬潤心裡吐槽著,這些奏章上都有啊!你倒是看看奏章啊!不過既然同意了就好。
朱慈烺抬起筆硃筆在奏章最後畫了一個對號:“用印吧。”
這種小事其實根本不用朱慈烺來管,所以朱慈烺壓根就沒有仔細看奏章裡的改革方案,隨便讓朱姬潤說說也就同意了。
這朱姬潤啥都好,就是不怎麼願意承擔責任,桂喜和陳玄擔任皇明商號的總管事的時候,那幹啥都不跟他這個陛下說,等做好了才跟他表功。
現在朱姬潤倒是反了過來,幹啥都先跟他說說,等真的有成果了確不吭聲了。
要說不好,也不算,至少這表明朱姬潤不濫用職權,這也是因為他不是太監,知道自己跟太監不同,所以避嫌。
朱慈烺有時候也在想,要是這個朱姬潤也是太監多好,當然也不能因為用著順手朱慈烺就把對方閹割了。
朱姬潤走出皇宮感覺褲襠有點發涼,這大夏天的褲襠怎麼會涼呢?看著手裡的奏章,朱姬潤感覺自己昨天絞盡腦汁,咬文嚼字,遣詞造句寫的錦繡奏章全白費了,陛下壓根就沒有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