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漠堡是非洲中部沙哈拉沙漠南部邊緣的一個堡壘,這裡曾經是沿著撒哈拉沙漠南邊緣最近的貿易線,溝通著非洲的東西貿易通道。
這裡在大明到來的時候生活著兩個國家分別是巴吉米爾王國、瓦達伊王國。
沒錯哪怕這裡都是土著,實際上土著也不是說都是生活在部落裡的野人,實際上這裡也有文明存在,而且文明比起各大洲都要久遠,甚至被譽為世界人類的起源之地。
當然這個起源之地有爭議,某個棒子國覺得,宇宙的起源都是從他們那裡開始的,所以非洲這邊他們是不承認的。
所以這裡有貿易,有國家,並不是只有一片荒蕪茹毛飲血的土著。
之所以最後非洲只剩下土著,沒有了文明的蹤跡,那自然要感謝那些偉大的歐羅巴航海家了。
近漠堡這裡甚至誕生過一個帝國,加涅姆帝國,位置就是在非洲的中部,國土包括現今的利比亞與查德等地。
當然這個帝國也就是在非洲能稱為帝國了,在大明這樣的勢力只能算一個諸侯王級別的而已。
近漠堡是大明修建,這裡的兩個王國巴吉米爾王國和瓦達伊王國也被大明消滅,殘部被驅趕逃進了撒哈拉沙漠之中。
不過對方並不死心,經常跳出沙漠燒殺搶掠,甚至是進攻大明的商隊堡壘和防線,導致原本熱鬧的貿易線路逐漸蕭條。
之後大明也無意去跟一群躲在沙子裡的土匪進行較勁,大明的重心是往南,是穿過中非大陸到達南非。
朱慈烺的目標是南非的黃金和鑽石,而不是沙漠裡的沙子。
所以當大明在南部開闢新的商路,又修整了道路之後,這個沿著沙漠的貿易線路就徹底荒廢了。
到了復興十年的時候,這裡三個月都看不到一個商隊路過。
尤其是近漠堡這裡,因為沙漠中的巴吉米爾王國和瓦達伊王國殘部的不斷襲擾,所以這裡已經廖無人煙,成為了幾百裡的無人區。
大明在這裡放置近漠堡,為的就是防禦巴吉米爾王國和瓦達伊王國的殘部越過近漠堡襲擊大明的中部公路,所以這個近漠堡的位置非常險要。
位置就是沙漠邊緣的洛貢和沙裡兩河匯合處東北側,控制了這裡,即階段了東西交通又截斷了南北交通,讓巴吉米爾王國和瓦達伊王國的殘部再也難以獲得一點貿易上的收入。
大明的戰略很簡單,逼迫對方走出沙漠投降,大明懶得派出大股兵力進入沙漠追擊,反正無所謂,看誰耗過誰。
撒哈拉沙漠雖然廣大,但是並不是生命的禁區,也可以說不全是生命的禁區。
阿拉伯人從七世紀半的時候,就已經把駱駝廣泛的應用於貿易之中,到了八世紀,阿拉伯人已經掌握了大規模繁殖駱駝的技術。
而為了貿易的需要,阿拉伯人在摩洛哥南部的德拉河流域放牧駱駝,那裡就成為了盛產駱駝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