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翻看著周遇吉遞上來的陸軍改革方案,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新武器從試驗裝備到實用已經三年多了。
陸軍終於拿出了最終的陸軍改革方案,這個計劃比起朱慈烺預想的要晚了兩年的時間。
一開始朱慈烺以為,陸軍新武器試驗一年左右軍改方案就該制定妥當了,沒想到軍部經過了這麼久才最終制定出計劃。
朱慈烺問道:“一個師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取消騎兵團配置,改為騎兵營,增加警衛營,工兵營,通訊連,醫務連,總兵力降低為三萬二?”
周遇吉躬身解釋:“經過研究和多次試驗之後軍部覺得以前的五五製作戰分組已經不適合新武器的作戰方式。
所以軍部決定改為三四制,也就是一個戰鬥小組三人,一個班四個戰鬥小組加一個醫務兵,一個通訊兵,班長工十五人。
然後一個排四個班,四十五人。加上一個醫務兵,一個通訊兵,排長副排長總共五十人。
一個連四個排,加上一個迫擊炮班,一個重機槍班,一個炊事後勤班。醫務通訊班,加上連長副連長,連參謀副參謀等,總人數二百八十人。
一個營四個戰鬥連隊,一個七十毫米炮排,一個重機槍排,一個醫務班,一個後勤工兵班,一個警衛排,一個炊事班……總人數在一千四百人左右。
一個團有四個戰鬥營,加上一個七十毫米炮連,一個重機槍連,一個醫務排,一個後勤工兵連,一個警衛連,一個炊事班,總人數在六千八百人左右。
一個師有三個戰鬥團,加上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營,一個醫務營,一個後勤工兵營,一個警衛營等等,總兵力維持在三萬二左右。
這樣的兵力配置,既可以執行戰略任務,每個團又能執行不同的戰役任務,最小最站單位為連級。”
朱慈烺直呼好傢伙了,這樣的兵力配置,一個機槍班是兩個機槍組,一個機槍組是六個人,光是重機槍一個師就要配一百零八架了好吧!
七十毫米炮配到營級,一個炮班正好是一門火炮,一個營四門,一個團就是三十二門了,因為除了四個營的十六門之外,軍部還要給團級在配一個炮連,又是十六門火炮。
至於師級的炮兵團,那更是直接要上一百毫米的,這種炮一個排能操作兩門就不錯了,一個連八門,一個營是三十二門,一個炮團是一百二十八門一百毫米重炮。
這臉是有多大啊!敢張嘴要這種火力配置?這就算到了一戰後期,各國才能有這麼豪華的配置吧!
記得後世看過,一戰前期德意志一個師不過才二十四挺重機槍而已。
至於火炮也就四個炮兵營,三個裝備十八門七十七毫米野戰炮,另一個裝備十八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全師共有七十二門火炮。
軍部這個計劃機槍一百零八挺,火炮七十毫米口徑的九十六門,一百毫米的,一百二十八門,一個師火炮兩百二十四門,這還沒有算連一下配備的榴彈炮呢!
這簡直就是恐怖,不要說一戰了,就是二戰這樣的步兵師都不過時。
不說其他,以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收拾那些歐羅巴國家,那真的是一個師一個小朋友的節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