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成為皇明商號大總管的就不再是太監了,而是當年的肅王之子朱姬潤,這個人於皇室改革的時候因為厭倦了王室牢籠一般的生活,選擇退出了肅王王室。
肅王覺得對這個兒子又虧欠,所以當時給了一個馬場還有肅王留在甘肅沒有變賣的生意商鋪。
當年朱慈烺進攻葉爾羌發行債券,朱姬潤先嗅到商機勸說肅王世系購買,然後自己有整理資產開設了西北最大的車馬行。
果然僅僅兩年的時間,朱姬潤的車馬生意就遍佈了西北,在朱慈烺進攻葉爾羌的戰役期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過程中,他透過低買高賣,把自己手裡運營的幾十萬兩的戰爭債券愣是發展到戰後的數百萬兩。
這樣的經營天賦簡直就是一個商業奇蹟了。
要是隻有這些能耐到還不至於讓朱慈烺這麼高看破例重用。
戰後朱姬潤的興起之路更是堪稱傳奇,先是想買羅布泊的土地,但是因為大明要在那裡築京觀所以沒有成功。
不過他得到訊息說大明要在西北大規模植樹,他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而且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所以後面,他購買了天山北坡輪臺外的土地,他是有賭的成分,不過他賭的是大明的軍隊足夠強勢,能夠力壓準噶爾人讓對方不敢前來騷擾。
然後成立了專門植樹造林和培育樹苗研究種樹的商會。
同時不忘記擴大他的貨運生意。
別人在偏遠地區取得成就都是朝著中原關內發展,他確恰恰相反,他選擇了一條別人沒有走過或者不敢走的路。
先是開通了輪臺到莎車,然後從莎車繞過不周山通往印度河的商路,往北沿著天山山脈通往金山,然後通往北海城和北疆城。
他的商路不僅為自己帶來了財富,也填補了大明在這一片區域的空白開了先河,為大明控制這些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出了大力。
之後大明跟沙俄修好,他又從西伯利亞往沙俄通商,同時走阿富汗走廊往中亞通商,當真是敢想敢幹。
真正做到了憑藉一個商會的力量把大明西北的開發提升了一個等級,讓朱慈烺都不得不感嘆的人才。
當陸地貿易做到了這個地步,他又開始涉及海洋貿易,別人都是走熱門航線,他專門走冷門航線,別人都是做貨運的時候他就反其道而行之,造海上大遊船,進行環球航行計劃。
當大明各地允許開始動物園的時候,他又涉足動物產業,不過不是自己開設動物園,而是利用自己全球網點的優勢為各動物園抓捕各種動物,並且從當地學習動物養殖技術回來教個動物園,並對一些易於養殖的動物養殖進行售賣。
在礦業開採方面,內閣想要在輪臺開礦冶煉鋼鐵,當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時候,朱姬潤又出手了,他先是在輪臺煤礦那裡開設了煉焦炭廠,然後又利用自己的運輸優勢為鐵礦廠運輸煤炭礦石。
等到鐵廠投產之後,他又負責鋼鐵的銷售。
工業方面朱姬潤也有涉足,首先利用西北地區的皮毛資源做起了皮革生意,然後是毛紡織,後來聽說西北適合種植海島長絨棉,然後找來種子試種之後後開始做棉紡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