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繼續思考著,他總覺得這樣是不對的,但是又說不好到底哪裡不對。
最後朱慈烺還是否決了這個以糧食貸款存糧的計劃,貨幣貶值損失的是大明的信譽,也是皇上的臉面。
百姓獲得的虛偽獲得感並不能根本上改變生活,掙的錢越多,物價也跟著上漲,看著美好,其實該吃不飽還是吃不飽。
更何況這是在大明和藩國統一貨幣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貨幣貶值,可能影響貨幣統一的效率。
朱慈烺做事最後還是遵循他十年前的關於四大霸權的論述。
大明正在建立和努力健全的軍事霸權,靠著軍事霸權支撐延伸出的文化霸權和經濟霸權。
十多年前朱慈烺透過對歷朝歷代興衰的總結,提出了大明要建立的四大霸權。
軍事霸權,經濟霸權,文化霸權。科技霸權。
這個就是把後世的東西用這個時代的東西進行一次再解讀而已,不過那次在講武堂的演講可以說是大明這十多年來治國的指導思想。
就包括朱慈烺自己都受到這個思想影響,當朱慈烺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的時候,他就會考慮一下如何建立和鞏固大明的四大霸權。
這四個霸權目前大明做的最好的反而是是科技霸權。
透過跨越時代的基礎教育奠定的基礎,透過蒸汽機,有線電報,鐵路等高科技的加持,大明科技遠遠的甩那些開歐羅巴土著。
至於軍事方面,大明現在已經是地球最強,但是並沒有宣誓霸權,而且真正讓大明甩開這個世界的正是這次軍事改革。
只有這次軍事改革完成,大明的軍事霸權才能真正的建立起來。
至於文化,大明現在正在努力輸出的是儒家文化,但是儒家確不代表大明,這個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在大明儒家是被嫌棄和打壓的,所以儒家的推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
道理很簡單,大家都跟老大學****不要的東西,咱們也不要。
而大明在關外地區和藩國進行的語言和文化教育,大多都是靠著儒家這些人來做的。
所以當朱慈烺看到吳啟晨下一個五年計劃文化教育方面,重點推行文化輸出,讓更多的新學學生加入到對藩國和關外地區教育建立圖書館的時候,朱慈烺又不高興了。
這不能為了推行文化霸權之路就直接丟了科技霸權吧?
提起筆:“刪除四年級以上的數學知識,取消初中高中以上的理科內容學習。
這個要跟關內的對待非公民的教育保持一致,要重點推行快樂教育,推行素質教育,要讓這些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重點要突出文學,藝術,美術,音樂,詩歌,舞蹈等等學科的重要性,讓他們多往這方面發展。
而對於理科,高科技,大明科研的前沿領域,要禁止非公民的參與,這些領域如果有人企圖帶出關外,那麼一定要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