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富先去了海參崴,之後皇帝在一個小時之後上飛機,也跟著過去了。
為啥父子兩人要分開坐飛機呢,因為這個是為了大明的安全考慮,這個時代的飛機安全性還不是那麼高。
如果說萬一飛機墜毀,那麼皇上和太子都在一個飛機上,那大明還不得亂了,故而朱小富先過去,皇上隨後過去。
兩架飛機同時出事的機率那是極低了,這要是都能碰上那隻能說是天意了。
朱小富到達的時候,這邊的軍方歡迎儀式剛準備好,他先到休息室等著,一會好迎接父皇。
軍方歷來講究效率,這邊皇上剛落地,歡迎儀式結束就要邀請皇上登上軍艦,皇上自然不著急,軍艦固然要看,但是海參崴這邊的軍港也不能不看。
作為大明隱藏艦隊的母港,這裡可是除了天津之外大明最大的海軍基地,不過因為氣候原因,這裡並沒有大型造船廠,只有幾個修船塢。
海參崴本來是打算作為整個東北亞地區的重要出口港口的,面對海洋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邊並沒有發生那麼多海洋貿易,反而更加依賴渤海灣的營口港,加上這邊的管理政策更加嚴格,所以逐漸就改為了一座要塞城市。
大明在南邊的圖們江出海口附近又造了一座新城在這裡設立了新的港口,跟海參崴連在一起,確定了這片區域的南向發展策略。
然後海參崴就徹底成為海軍專用基地。
不過這邊依舊避免不了海洋封凍的問題,所以在蝦夷島,大明還修建有一座軍港,那裡是航母艦隊冬天的港口。
因為千島寒流和倭國暖流的影響,在北海道這一塊形成了一個寒暖流的交匯帶。
不過這裡很早就被劃定為皇家的漁場,只有皇明商號的船隻才能在這裡捕魚,其餘任何船隻出現都會被驅逐,故而安全上還是有保障的。
朱小富來這邊的次數也不多,不過相比起京城附近的日新月異,這邊的建築和港口等好像十幾年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一個是因為這邊建設工程確實困難,另一個也是這邊的經濟確實不行,而且人口流失有點嚴重。
大明從崇禎八年之後就開始努力往北疆移民,到了復興二十年的時候,北疆人口一度達到過兩千萬之多。
不過從復興二十年之後,北疆的人口就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些年來大明雖然不斷增加對北疆的基礎設施投資還有各種補貼,但是人口流失的速度依舊無法逆轉。
現在的北疆不僅人口流失嚴重,而且人口朝著大城市集中,各地除非礦場,或者大型農場之外很少能看到村鎮這種聚居區了。
有人就說,北疆地區的蕭條是自然的選擇,人力終究不能戰勝自然的力量。
當年大明之所有能往北疆移民,一個確實是長城之內生活不下去了,另一個也是官府強制,有實邊的需求。
但是現在大明已經無敵,即使北疆這一塊地空著不種也沒有人敢打主意了,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非要留著人守著。
給子孫留下一部分的未開發之地也是留給之孫的財富等等。
至於沙俄這個敵人,大明現在在伏爾加河地區已經取得了優勢,隨時都能切斷烏拉爾山和烏拉爾河,沙俄這些年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東歐平原上,對於中西西伯利亞的經營也是僅僅以各種防線工事為主。
他們也知道大明也不會在那邊投入太多的兵力,有那個功夫在西伯利亞荒原上亂竄還不如直接打到東歐平原去呢。
所以無外敵,無需求,天氣寒冷,不適宜人居,北疆地區人口減少的數獨非常快。
最新的資料顯示,北疆有三分之一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南下謀生,這樣幾十年之後北疆之地的人口至少要減少一半。
海參崴這樣的城市別說有日新月異的發展了,稍微走到郊區一點的地方,還有不少廢棄的工廠和廢棄的居民聚居點呢。
兩人慰問了一圈才登上軍艦,前往演習區域,海軍這次派來的是帝國級戰列艦,這次朱小富就不是待在新兵宿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