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國軍到齊之後,楊繼德先讓各自彙報了自己的兵力資料。
這次參戰的有十三國總共兵力還剩下一萬八千人,多數是還有半個團多的兵力而已。
比起剛出發的時候的四五萬,這些人確實也沒少佔領地盤。
楊繼德掛上戰場形勢圖:“目前,大明主力在蘇伊士運河,波斯灣和高加索地區。
未來的一段時間,大明將透過亞細亞半島和愛琴海兩路直搗伊斯坦布林城。
總參的命令是需要你們協助大明控制埃及地區亞歷山大港以西的地區,從這裡一直到大西洋海邊都將是你們的獵場。
現在誰願意參加?願意的不動,不願意的舉手,不參加的守好自己的領地,不要在越界進攻。
一旦發現不參加大明行動的藩國越界,那麼其餘諸國共擊之。
從今天開始藩國軍沒有我的命令不準調動,不準隨意進攻,更不準相互攻擊。
發現一次罰一城,取消一次參戰機會。”
楊繼德並沒有給他們耍什麼心眼,也沒有畫什麼大餅,因為沒有必要,這些人必須也只能按照大明的命令做事,誰反對,直接不帶他們玩就是了。
顧問團團長好像不太好說話的樣子,這光有懲罰怎麼沒有提獎勵的事情?
楊繼德這個時候都想拿一個羽扇來搖搖了,誰能拒絕當諸葛亮的誘惑。
地圖上壓力山大港以西的城市名稱和兵力已經標註了清楚,楊繼德指著地圖:“大明預計還有五天左右就能拿下蘇伊士運河。
到時候所有的補給都能透過運河運到地中海邊,你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拿下亞歷山大港,為補給的到來掃清障礙。
這一戰的獎勵就是後勤補給物資的分配權,後勤物資的分配將按照你們貢獻的多少來決定。
現在我來分配各部的任務……”
楊繼德沒有先處理這些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沒有停下來了解情況。
在他看來,這個時候就應該讓他們動起來,在運動中不斷的調整,有矛盾的分開行動就是了,不聽話的路上在敲打。
與其坐下來跟他們好商好量,不如在路上快刀斬亂麻,楊繼德要的是勝利,至於藩國內部的事物,大明可從來沒有要求他們團結一心一片祥和。
在大明把主要精力放在蘇伊士運河和開羅的時候,用藩國軍拿下亞歷山大港就非常有意義了。
拿下了蘇伊士運河和開羅,在拿下亞歷山大港這裡,奧斯曼就沒法在埃及登陸了,也給藩國軍下一步的行動準備了一個後勤基地。
整個北非海岸線長度比大明從連雲港到中亞的距離還要長,數萬裡的路途不可能一個港口就能夠的。
不過因為大明海軍的戰略目標並不是西進,楊繼德只能在佔領亞歷山大港之後等待藩國海軍艦隊到來之後在去謀求新的港口,到時候再把亞歷山大港交給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