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朱慈烺還不能那麼的沒有底線,做那種零花錢儲存著儲存著就沒有了的事情。
把太子和太子屬官都叫到暖閣,太子倒是很淡定,他又沒有做什麼大壞事,小問題朱慈烺頂多把他叫來訓斥兩句。
像這樣所有人都來了,一看就不是他的問題。
下面的一幫東宮屬官心裡就忐忑不安了,有人怕自己貪汙受賄的事情敗露,有人擔心陛下因為坊間流言要治他們的罪。
畢竟這東宮培養班底這種事是犯忌諱的,特別是當今陛下還春秋鼎盛的時候,這不就相當於咒皇上活不長麼。
如果陛下要覺得是他們推動,搞不好是要殺頭的。
朱慈烺放下手裡的奏章微笑著問到:“太子最近課業如何?學了什麼道理?”
太子躬身:“稟父皇兒臣這次期末考試考了全班第十六名。
最近兒臣學到了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看問題,不要因為憤怒而輕易做出決定。”
朱慈烺聽到這個很開心:“你能悟到這個道理很難得。
不要在憤怒的時候做出決定,不要在感動的時候許下承諾,行為情緒會影響你的判斷力,讓你的決定偏離本意。”
太子躬身答應:“兒臣記下了。”
朱慈烺站起來:“最近朕忙於國事疏忽了對你的教育,你能取得這個成績即是你自己的自律也是東宮屬官的督促之功,各位年底都有封賞。”
下面的東宮屬官立刻一起躬身行禮:“臣等謝陛下隆恩。”
朱慈烺再看向太子:“那太子過年有什麼打算?”
太子抬起頭本來想說出去玩打獵的,但是看到父皇剛誇了自己自己就說去玩,這不是露餡了麼。
太子眼珠子轉轉:“兒臣想為父皇分憂,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朱慈烺笑了,等的就是這個話:“很好,太子能有這個覺悟,朕心甚慰,不過要說為朕分憂還真的有一事可以。”
太子躬身細聽,朱慈烺站著說道:“你們想必也得到訊息,大明正在準備和奧斯曼帝國的一場戰爭。
奧斯曼帝國遠在數萬裡之外,這一戰大明動員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朕最近也在忙著這事。
內閣因為有很多工程進行過半,停工則損失巨大,其餘的錢也都是用於國計民生的大事。
所以一時事急抽調不出那麼多的錢財用於戰爭。
這一戰又是秘密準備,不好對百姓發行國債,所以內閣就打算對大明各商會發行一筆定向國債,為期五年,年利率百分之八。
但是為了防止各商會擔心內閣信譽,擔心戰爭結果,所以就需要一個帶頭人,帶頭購買國債,以安天下商會之心。
朕雖然有心認購,但是內庫的錢已經都撥付用於戰爭,剩下的也都是為下一階段戰爭準備。
朕思來想去,只有皇兒你出面認購才最合適。”
…
太子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反而為能幫到父皇而高興:“兒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戰士為大明徵戰沙場,我們在後方肯定要保障其錢糧武器彈藥供應,兒臣願傾囊相助,恨不能於士兵同甘苦,共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