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大概明白了軍部的意思,無非就是先聯合波斯莎菲王朝和沙俄打奧斯曼帝國,要是歐羅巴參與,順勢也打一下歐羅巴,最後在收拾波斯和沙俄。
敲著桌子朱慈烺陷入沉思,想了半天之後朱慈烺抬起頭:“這並不符合遠交近攻的戰爭方略。
這個計劃看著是拉攏了更多的朋友,降低了敵人的實力,但是軍部有點小覷了波斯和沙俄的成長空間了。”
尤其是沙俄,其可是有著驚人的潛力的。
當年二戰之後,醜國可是聯合整個西方世界,但對毛熊,一樣是抓瞎。
如果大明為了儘快結束歐羅巴之戰,而選擇跟沙俄和波斯合作,那麼將來給大明培養的這兩個敵人未必就比歐羅巴弱了。
甚至論起難纏程度還要高於歐羅巴人,畢竟現在的歐羅巴話事人還是法蘭西,高盧雞的鐵塔尚在副本還是比較好刷的。
朱慈烺站起來走到大地圖前:“其實大明根本不用動手,也不用去買什麼地毯,只需要在這裡佈下一顆棋子,那麼波斯就沒有精力找大明的麻煩了。”
周遇吉抬頭,看著陛下指向的喀爾喀,陷入了思考,喀爾喀這個地方其實是大明的稱呼,實際這裡的正式名稱應該是布哈拉汗國。
之所以大明喜歡稱其為喀爾喀,是因為建奴和林丹汗作戰之後,大明又跟建奴大戰,有一部分不願意捲入戰火的蒙古人選擇了西遷,其中主要就是喀爾喀部族中的車臣汗部。
這些人遷移到布哈拉汗國附近,和當地的烏茲別克人,阿富汗人,土庫曼人等一起生活,因為其雜居環境所以大明習慣稱其為喀爾喀。
整個布哈拉汗國的國土面積包括烏茲別克,阿富汗一部分,土庫曼一部分等,主要王族是烏茲別克人。
因為喀爾喀人的到來,這邊的形式開始變得詭異,各部之間重新劃定草場對勢力範圍進行重新洗牌的冤枉非常強烈。
而喀爾喀人為了能夠對抗強勢的烏茲別克人,選擇了和阿富汗人和土庫曼人進行聯合,雙方雖沒有開戰但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個時候一個自己都內亂未平的國家能給波斯的莎菲王朝帶來麻煩?怎麼聽怎麼不靠譜啊?
朱慈烺比劃著地圖:“首先,波斯人佔據這阿富汗人的坎大哈,當年大明主動放棄這裡,就是因為這裡是一個四戰之地。
當時的波斯人,阿富汗人還有烏茲別克人都想要這個地方。
大明剛剛佔領莫臥兒地區,急需鞏固現有的地盤,加當時大明主要的問題是對抗旱災,對於這種不產出糧食,還要持續投入兵力爭奪的地方採取了戰略收縮。
大明放棄坎大哈之後,波斯人迅速佔據了這裡,但是這幾年波斯的莎菲王朝和烏茲別克人可沒少因為這一地區動手。
雖然因為大明的壓力,雙方都很剋制,而大明對準噶爾的作戰又嚇到了布哈拉,導致雙方的矛盾迅速化解。
但這只是表面的和平而已,大明佔領準噶爾之後並沒有對布哈拉有新的動作,這讓對方最近又活躍了起來。
在烏茲別克人看來,如果能拿回坎大哈,那將是拉攏阿富汗人對付喀爾喀人的關鍵,喀爾喀也把奪回喀爾喀當做對阿富汗人的承諾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