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通訊的重要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通訊的重要性 (1 / 2)

整個大明關內地區對於這個突然到來的二級動員令都有些迷糊,當然普通百姓也不知道什麼二級動員令什麼的。

大家只知道自己身邊當過兵的人都被問要是大明徵召他們會不會回去。

像王老三這樣的畢竟是少數,而那些不可替代的崗位更是少數中的少數,所以退役的一千多萬士卒,大部分都選擇接受了徵召。

軍部第一批選了二十萬後備軍進行恢復性訓練,對手不過是奧斯曼帝國而已,軍隊的傷亡絕對不會超過十萬人,甚至五萬人都不會。

之所以要徵召二十萬,那是為了後期的佔領需要,要是整個奧斯曼帝國都投降了,大明需要再調動二十萬以上的兵力去維持佔領區的安定。

二十萬軍隊在就地招募一部分靖安軍,跟莫臥兒一樣,這邊很快就會安定下來。

軍部都已經把這二十萬兵力的駐紮地點都定的差不多了,要確保主要交通線的暢通,大明的軍隊主要就是駐守交通線,而招募的靖安軍就用來搞定各地的叛亂。

大明動員令一下,關內地區有明顯的感覺,不過關外地區確沒啥感覺,第一關外地區被徵召回軍隊的只是少數,第二就是關外地區太大,訊息也沒有關內地區傳遞的那麼快。

大明關內已經鋪設了通往所有省會城市的電報線路,有些發達的地區甚至通到了府縣。

朱慈烺的一道聖旨下來,特別是這種軍令傳遞,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傳遞到所有電報能到達的角落。

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能傳遍關內的每個角落,那自然就是反應迅速。

而關外地區,除了幾條電報幹線之外,其餘的地方傳訊還主要依靠信鴿呢。

往南的幹線是從廣西入紅河,經過南越,占城,大城,然後分為兩股,一股往南一直到龍牙港,以便隨時接手馬六甲的訊息。

另一股穿過緬甸,沿著恆河而上,到印度河流域之後一直到大明和莎菲王朝在印度河以西的前線。

大明打算從這裡埋一條海底電纜穿過波斯灣進入葉門阿曼地區,然後在穿過紅海進入非洲,不過現在海底電纜技術還沒有突破。

所以現在只能先修建了阿拉伯半島段和非洲大陸段。

非洲大陸段的電報就是一個字型,從東海岸一直修到幾內亞灣,然後南線從中非一直修到南非。

這條線路現在還只是在努力橫向貫通階段,縱向的還在勘察地形階段。

而電報的西線則是從河西走廊到嘉峪關,然後到吐魯番,一個直通莎車城,另一個過輪臺一直往西一直到達裡海岸邊,然後分為南北兩支,北至伏爾加河邊,南至莎菲王朝和大明邊境。

北線則是從河套城一直往北通往北海城和北疆城。東北線出山海關,一路沿著邊境線走海參崴一直到奴兒干都司。

本來朱慈烺有計劃讓這條線從白令海峽過去到達新大陸那邊,不過那邊極寒的天氣並不適合修建電報線,所以計劃只能不了了之。

目前新大陸那邊也在努力修從金山城到密西西比河河口城的電報線路,要不是法蘭西的殖民地阻擋大明是可以直接貫通東西海岸的。

因為電報線路這個東西,一旦傳遞的距離過長因為電壓不足還有訊號衰減,所以路上要有發電機不停的給電線加壓送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