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儲備的問題總算有了解決方法,不過從這件事也暴露了大明官員和智庫的問題。
這些人已經可是出現貪腐,還有生活奢靡的問題。
今天能被猶太人找到漏洞,明天就能被大明的其他商會利用。
隨著大明商會實力的飛速崛起,這個問題不得不防。
這次的個人所得稅就是很好的機會,讓朱慈烺可以好好的探一下大明的底子。
恰好這個時候,正是大明關內兵力最強的時候。
因為除了禁衛軍和各地的駐軍之外,大明還有新招募的二十萬新軍,等於關內地區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六十多萬,足夠應付一切突發情況。
這個時候不解決問題,那還留著戰爭的時候士兵都排到前線再去解決後方的問題麼?
王之謙派出了大量的人手監視大明那些在冊富人,今年的個人所得稅從這些人開始,然後一年一年的從上往下收。
其實大明這些商人的收入並不是很多,大明所有商人收入的總和大概只能跟朱慈烺的內庫收入齊平而已。
而這些收入又不是所有都要上稅,大明實行的是階梯稅制度,而且這些收入大部分用來發展公司和發獎金,只有少部分用來分紅。
所以預計第一批個人所得稅收入大概有一兩個億就不錯了,這個錢正好用來儲備糧食。
一億石糧食,儲備夠三千萬人吃一年的糧食。
以後每年再遞增之後,在戰前儲備三千萬人吃五年以上的糧食應該沒有問題。
那麼戰場上士兵的糧食就不用擔心了,至於百姓,只要大明不因為戰爭和饑荒等因素強徵糧食,那百姓種糧足夠自給自足。
這一波戰爭準備,讓二十萬新生的勞動力投入了軍營,而軍工個造船等等相關產業的大規模擴張有進一步加劇了用工缺口。
目前朱慈烺鼓勵生育的成果至少還要五年的時間才能顯示出效果。
那個時間正好是第一批覆興歷的新生兒超過十六歲,他們要麼選著繼續上學,要麼就是技校畢業進入各種工廠,要麼就是參軍為大明而戰。
這也是當初設立這個時間點宣戰的原因,因為跟奧斯曼帝國戰爭的第二年開始,大明就會越來越強。
這個強大會一直持續十幾年,這是大明鼓勵生育新出生的人口,他們逐漸成年成為青年。
整個戰爭如果持續十年,那麼大明將會有至少八千萬以上的人陸續成年,按照男女各一半的比例算,就是四千萬人可以成為後備兵員。
這是朱慈烺為最壞的情況準備的後手,就算是對方請來外星人外援,朱慈烺都有膽量碰一碰了!
可是一切都提前了,這個用工缺口必須要想其他辦法彌補。
具體的缺口數量也不大,按照工業部鼓勵,預計今年的缺口是三百到五百萬。
而遺憾的是大明的農村勞動力已經被壓榨殆盡了,在想讓更多的農民進城,那就需要耕種方式從傳統的人力畜力轉變為機械耕種了。
顯然現在大明的耕種機械還沒有研製出來。
農民不行,那只有指望關外的移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