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深深的看了朱慈烺一眼,久久無語,一邊的周皇后拉了一下崇禎,然後笑著說道:“這個提議也挺好的,就定在二十三吧,那天祭灶,咱們就在玉泉宮也辦一個廟會。
到時候你宮裡那些妃子,還有那些孩子都來,再叫一些宮女太監也來逛廟會,加上錦衣衛也在裡面。
倒是大家好好在一起熱鬧熱鬧,雖然沒有這裡人多,但是氣氛不就出來了。
咱們和宮裡的人想吃什麼,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吃了。
這個辦法好!就是會不會有人說勞民傷財?”
朱慈烺哈哈一笑:“我們又不強迫,花錢僱傭就是了,又不用內閣出一分錢,百姓掙到錢了就不算勞民,不花內閣的錢就不算傷財了不是。
相反咱們還給百姓多了一份收入不是。
貴喜,你帶人辦這事,一定要把玉泉宮廟會辦的熱熱鬧鬧的,宮裡面有功勞的宮女太監,還有那些從小入宮沒有出過宮的都可以分批前去參加廟會。
對了還有那些勳貴和官員之家的適齡男女或者命婦,都可以到這個廟會上去。
到時候母后要是碰到什麼合適的就暗暗記下來,以後也省的給弟弟妹妹們說親的時候兩眼一抹黑不是。
這樣的活動每年都舉辦幾次,一年三次吧,端午、中秋還有過年三次!”
貴喜在一邊躬身:“是。”
崇禎聽到朱慈烺確實是想好好的辦一場廟會而不是敷衍他,他的臉色也恢復了一些,一家人又有說有笑的往前走。
朱慈烺心裡默默嘆了一口氣,最是無情帝王家,那些兄弟姐妹們生在皇室,不知道是他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朱慈烺自己的太子現在也已經會走路會說話了,其他的孩子也差不多在成長。
現在日防夜防防著那些兄弟和自己的老子。
那十幾年之後,是不是又要處心積慮的防著自己的兒子們,朱慈烺不算搞什麼九龍奪嫡,但是難免有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因為按照這個時代的兒童成活率,再加上早夭和英年早逝等等考慮,大明至少要培養三位以上的繼承人這樣才不至於讓大明的太子突然英年早逝之後,上來的新太子狗屁不通。
例如崇禎就是,這位根本沒有受過帝王教育,根本不懂得人心,也不懂什麼平衡之道,馭下之術。
在他哥掛掉之後,突然登上皇位,結果把大明搞得是一團糟。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朱慈烺決的,以後最少要培養三個繼承人,才不至於出亂子。
因為大明以後的皇帝不在管理內閣,而專心管理軍事,這就導致內閣可能隨時因為權力過大失控。
也會導致有些皇帝,因為不懂軍事不懂怎麼當皇帝,突然腦子一熱搞了錯誤的軍事行動。
這些無疑都會把大明帶入萬丈深淵。
但是培養三個以上的順位繼承人,這本身就是致亂之源,這可是皇位,誰又甘心自己一生都是備份呢?
第二順位繼承人就會想,如果太子死了,那自己豈不是就是皇帝了,第三順位繼承人想,如果太子死了,我再把殺太子的事情嫁禍給二皇子,那我不就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