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雖然不快,但是也不打算現在就追究史可法的責任了,這傢伙畢竟也是東宮就臣。
當初跟高麗談判跟倭國作戰的時候史可法就參加了,朱慈烺當時都還有讓他當內閣首輔的心思。
後來這傢伙表現的一直不讓朱慈烺滿意,所以這個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現在要是稍微因為一點小問題就給他下詔獄問罪,那大家面子上都會不好看。
這種老臣只要他不自己主動辭職的朱慈烺一般都不會出言趕走的。
當然他們有沒有本事混進下一屆內閣那朱慈烺就不會出手幫忙了。
史可法走後,朱慈烺緩解了一會心情就問一邊的桂喜:“鄭森那邊最近在搞什麼?有什麼新動作麼?”
桂喜連忙從旁邊翻出一份檔案:“這是他們最近的一次會議的會議記錄。”
朱慈烺翻來看了一下眉頭又鄒在一起:“去把周遇吉喊過來!還有吳大海在沒有在京城?要是在京城也喊過來,要是沒有就算了。”
桂喜安排小太監去感人,朱慈烺再次站起來走到他的巨幅世界地圖面前:“來,把梯子推過來。”
現在地圖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精細,想要看清楚最細緻的標註,還是要離近點看才能看得到。
這就讓朱慈烺想起來了周星星版本的鹿鼎記裡康熙用的那個梯子,底下裝上輪子由人推著也挺方便的。
簡單來說就是加上版本的人字梯帶輪子而已。首先先看了一下南洋的形式,然後又看了看南亞那邊。
吩咐下面的小太監往西推,朱慈烺繼續觀察北非。
李信的計劃太冒險了,走北非沙漠走那簡直是在找死,所以根本不可行。
畢竟藩國的進隊又不是大明的軍隊,就算是大明自己的軍隊,在面對沙漠這種極端惡劣氣候的時候也不能保證一定能成功克服。
所以那隻能是第二個選擇了,再次跟奧斯曼帝國開戰了。
這個更是不可取,雖然大明確實有計劃收拾奧斯曼,但是計劃是五年後,而不是現在。
因為李信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奧斯曼帝國不僅有一隻強大的陸軍他還有一支能跟歐羅巴州軍隊抗衡的海軍呢!
如果這些藩國同時惹上葡萄牙人和奧斯曼帝國,那麼海軍的壓力就不是這麼一點了,那可不是成倍的增加,那是能翻兩翻的增加的難度。
所以這個計劃根本不值得討論,這就是一份送菜的計劃,朱慈烺只是有些疑惑,沒理由自己都能看到的問題李信這個號稱明末戰略大家的傢伙看不到?
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深意?然後自己沒有看出來?
心裡琢磨著這個事情一時沒有頭緒,外面周遇吉和吳大海邁著小碎步進來了。
這面聖不能大步走,那樣是失禮的表現,要小步快走,顯得美觀。
反正朱慈烺每次看到將領們邁著小碎步進來就想笑。
兩人進來,朱慈烺也沒有從梯子上下來,直接居高臨下的問:“海軍戰艦折舊出售的速度真的趕不上藩國的需求麼?吳大海,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吳大海也沒有想到皇上上來就問自己,連忙看了周遇吉一眼:“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管造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