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寡婦不好意思:“孩子這不是放假了,倆孩子懂事,去撿柴火去了,您是來找孩子的?”
老李搖搖頭:“你現在納鞋底做鞋一個多少錢?”
劉寡婦看看手上的活:“這五六天能做一雙,叔要是喜歡拿去穿就是,不值錢的東西。李叔的腳多大,過幾天我做好了給你送去?”
老李搖搖頭:“我不是來做鞋的,就是……我直說了吧,這不是在京城賣風箏的時候接了一個大活,人家要五千個風箏。
我們家做不完,所以打算僱你幹活,糊一個風箏三文錢,你要是手腳利落,一天能糊一百多個。
我給你兩千五百個活。人家二月份要,你年前年後在家抽空把這個活幹了,能掙七兩辦銀子。
你要是願意幹就幹,不願意幹我在找別人。”
劉寡婦一聽就心動了,她現在做鞋這活,一個月快了也就五六雙的樣子,一雙鞋到集市上也就是二三百文錢的樣子。
一個月收入不過是一兩多銀子,這還不算上一些雜事,農忙等等耽誤的時間,還好兩個孩子上學不用花錢,在學校能吃一頓午飯,家裡雖然拮据但不至於生活不下去。
如果有這兩個月能掙七兩銀子的活,這都快抵上她一年的收入了,有什麼不願意乾的。
更何況要是真的一天能做一百個,那也用不了兩個月,年前就差不多做完了。
只是,劉寡婦發現自己好像不會糊風箏……
老李直接開口:“人家呢只要最簡單的菱形風箏,我可以教你怎麼做,材料也由我出,你只管在家做就是了,行不行你給個話,我還要去老王那邊。”
劉寡婦咧嘴笑著:“那有啥不願意的,李叔這是幫俺們的,我幹!”
老李嗯了一聲:“拿我去老王那邊看看,他要是也願意幹,明天你就來我家,我先教你,你借個車把竹子和紙都領回去。”
離開劉寡婦家,老李繼續往前,老王的情況比起劉寡婦還要慘一點,當真是全村第一窮。因為老王是一個瘸子,又娶了一個羅鍋的媳婦,兩人基本上幹不了重活,就是種地也只能種個一二畝。
結果老李到老王家的時候,老王正坐在炕上飲酒,一邊的王氏在那抹眼淚。
看到老李來了,老王高興的說道:“老李,快來喝點。”
老李看著王氏:“怎麼了這是,又吵架了?”
王氏哭著說道:“還不是這個殺千刀的,這過年的救濟金剛發下來,他就去打酒喝上了,你看這個家還有一樣像樣的東西沒有,都被他吃幹喝淨。
這救濟金是官府發給俺們過年的,這都吃喝了,這日子可怎麼過了!”
老王被吵的煩了:“你個老孃們懂個什麼!滾一邊去,再給我跟老李整個菜,天天就知道碎嘴子,皇上仁慈著呢!這官府還能看著咱們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