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除了各師的炮兵團之外,實際上還有重炮團這種編制,只不過一直以來重炮因為重量的限制,加上大明的敵人中也沒有人值得大明出動戰略級重炮來對付,所以重炮團一直沒有擴編。
再加上國之重器,不可以輕易示人,這種重炮在這個時代就是大明的軍事科技巔峰,自然不能誰便給人看。
現在因為新式火藥的應用,大明的重炮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威力增加了,重量減輕了,而這些原來的重炮終於變成了落後技術了,是時候可以拿出來秀一波了。
雖然這只是個團級單位,但是其擴編在即,按照朱慈烺的計劃,戰略炮兵部隊,平時至少要裝備三五個旅吧,一旦開戰的話至少也是一二十個師的規模。
重炮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就像戰列艦上的重炮,一炮就是一個幾米的大坑,周圍幾十米的人都能被震死,當真是可怕。
當然這一次能拉出來炫耀,也是因為這種重炮可以賣了,給這些藩國看看,就是看這些人有沒有興趣買一批迴去。
因為就算這種炮陸軍版的不賣,這一等戰列艦上的海軍型也會被賣出去,所以不必藏著掖著。
軍隊不到五點的時候就已經列隊完畢了,然後在那裡原地休息,而京城長安街兩邊的街道上已經人山人海,大家都等著觀看這次盛大的儀式。
早上七點多鐘,大明龍旗兵開始走出承天門,開始升旗,反正有後世的經驗可以抄,大明的龍旗自然也要跟太陽一同升起嘛,這樣才顯得大明猶如初升旭日般的偉大。
這個時候朱慈烺登上了承天門城樓,旁邊站著的是太上皇崇禎,然後依次是軍部總參謀長周遇吉等人。
而皇子們,因為人數太多,只能跑到兩邊的城牆上去看了。
兩邊和長安街對面的觀禮臺上,這時候已經坐滿了人。
城牆下,曹變蛟騎著一匹棗紅馬邁著碎步而來,這匹馬身形高達一米八,體態勻稱俊美,駝上身穿一套明光山字甲曹變蛟之後顯得曹變蛟更加威武雄壯,超級有壓迫力。
實際上曹變蛟乘騎的這匹馬並不是一批乘騎用馬,而是一匹挽馬。
馬匹一般有三種用途,乘騎、託運、挽拉。其中又以挽馬的體型最為高大雄壯,曹變蛟這匹馬就是大明使用西伯利亞馬,夏爾馬,等等優質挽馬和東北地區的大型馬進行雜交培養的大明挽馬。
這種挽馬因為主要飼養在庫頁島牧場,也是在那裡雜交成功,所以又被稱為庫頁重挽馬。
不管能不能乘騎作戰,這樣的場合,只需要帥就完了,曹變蛟感覺自己有一種騎上赤兔馬的感覺,怪不得呂布為啥要配上赤兔才顯得牛逼。
這要是一個兩米壯漢,用上一件長柄重型武器,然後騎上一批比你高了二三十厘米的馬匹之後,整個人能比你高五十厘米左右!
這個差距簡直就是毆打小學生好吧,直接武器從上往下砸,你就接不住,人高馬大之後,那真的是碾壓級別的,要是在來一個技巧型的,你說你怎麼搞能贏?
至於閱兵的指揮官為啥是曹變蛟,而不是周遇吉,這個就是為了壓制周遇吉,因為這樣的場合如果周遇吉去帶著軍隊,就會給人一種大明的軍隊都聽周遇吉的話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