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呵呵一笑:“也不是說不實用,只不過是沒有想到大明會發展這麼快罷了。
而且也沒有想到無法預測的天災,導致大明沒有跟西班牙打起來,反而先打了莫臥兒帝國。
但是當初的一百年征服沙俄,這個正是基於當時的運輸能力和路途制定的最優計劃。
現在大明雖然有了鐵路,但是修建需要時間。
假設大明的鐵路每天能往西延伸一里地,那麼大明從現在的輪臺到歐羅巴有一萬里,要修將近三十年的時間。
這還是沿途人家讓咱們修路的情況下。
顯然沿途這些國家是不會隨隨便便同意大明在他們的國土上修路的,大明只有邊打邊修。
所以海戰的成敗關係到這一戰的成敗,關係到整個計劃的成敗。
知道這些年朕為什麼不同意海軍的造艦計劃麼?”
周遇吉想了想,他知道一些,但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是不是陛下想說的,萬一要是是的話,那陛下是不是很尷尬?
那自己是不是要裝作被教育的樣子聆聽陛下的教誨?
周遇吉搖搖頭:“還請陛下教誨。”
朱慈烺站起來說道:“海軍是一個非常耗錢的兵種,當初第一款帝國號風帆戰列艦建造計劃上交的時候總造價超過了兩百萬兩白銀,然後加上舾裝維護等等,一條船就要吃掉四百萬兩。
一條船四百萬,大明一等戰列艦怎麼也要建一百條吧,這就是四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整個軍隊的一年軍費。
而且大明也不可能只建造一等戰列艦吧,二等的,三等的,配套的炮艦都要進行升級。
這樣一來整個費用翻番都未必夠,至少要十億兩白銀以上。
即使制定一個五年造艦計劃,那也是一年兩億的往裡面投入。
結果你現在再看,這些風帆戰列艦還有用麼?是不是過時了?帝國號戰列艦改了又改,修了又修,馬上還沒有出船廠船底板都要腐朽了!
蒸汽機時代來了,當初蒸汽機剛剛搬到船上的時候,軍部就嚷嚷著要造新戰艦,這要是答應了,真的造了一大批,現在再看,是不是又過時了?
大明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海軍建造一支艦隊,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往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分攤軍費才能造起一支無敵於世界的艦隊。
而為了維護這個世界霸權地位,每年還要有相當數量的新船下水。
我們省下了兩次海軍造艦的錢,換來了大明方方面面的全面進步,百姓安居樂業,大明逐漸富足。
現在隨著橡膠密封工藝的進步,蒸汽機又迎來了一波新的革新,現在再造艦又在不斷過時。
但是正如朕剛剛說的,海軍不能一蹴而就,大明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來取得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