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此議不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此議不妥 (1 / 2)

看著下面的人侃侃而談,朱慈烺認真的聽完:“可是紙幣如果不以金銀為等價物,那麼怎麼確定他的幣值?

要知道一旦貨幣超發引起貨幣貶值之後,你們所說的皇家資產評估就變成了不確定的價值。”

劉金訊拱手:“陛下,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容易解決,陛下只需要在評估皇家資產的時候以金銀為評估,就是現在的價值為基準,而後確定紙幣的發行數量。

只要陛下發行的紙幣數量不超過陛下的金銀儲備和皇家資產儲備之和,那麼這些資產的估值就不會降低。

這樣也就不存在貨幣超發了。”

朱慈烺還是覺得不對:“那你要是這麼說,朕完全可以,評估資產,然後印錢,在拿印出來的錢繼續購買資產,然後再印錢,再買,這樣一來豈不是全天下的東西都會變成朕的?

就算朕不主動去這麼做,那麼這些多印出來的錢流向社會的過程不就是皇家花錢購買物資的過程?

所以這本身就會導致貨幣超發吧?”

劉金訊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反應過來之後,他不得不感嘆,陛下這操作好騷啊!

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後劉金訊繼續說道:“陛下的擔心完全是有道理的,所以等完成皇家資產評估之後,陛下再增發紙幣就不能以新的資產購入來作為發行的根據了。

而是應該計算出資產增加值這個資料,以此為根據來印錢,這樣才不會導致貨幣超發。

這個資產增加值就是說陛下說有的資產在執行的過程中產生的增值收益,而不是資產本上的價值。

這個數值代表這些新的資產是陛下透過生產獲得的,是實實在在的增加了財富而不是購買來的財富。”

朱慈烺聽著有點繞,但是還是大概聽懂了,這個貨幣發行制度有點像後世的根據國民生產總值啥的統計的增加值來增發貨幣。

老實說這個說法朱慈烺是有點心動的,使用了新的貨幣辦法之後,他就不欠賬了,而且還能憑空得到一大筆錢。

按照這些經濟學家的說法,這些錢進入流通還能刺激大明的經濟和工業發展,大宗商品的採購必然使得某一個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間。

不過朱慈烺自己沒啥經濟學知識,不能判斷這些人說的到底是對是錯,而對於大明來說貨幣問題從來都不是小問題。

看著花錢爽,但是這不就等於朱慈烺把自己皇家的所有資產都壓到貨幣上去了麼。

這樣看,你現在花錢花的有多爽,將來紙幣真的崩盤了,朱慈烺還不得把皇明商號整體出售了才能還賬?

這怎麼看都像是一場騙他錢的陰謀!

不用這些經濟學家說朱慈烺也知道自己紙幣的信譽為啥一直堅挺,為啥超發了一倍還沒有崩盤,靠的就是朱慈烺有錢,這皇明商號值錢!

不說多,就這一年能賺將近十九億的本事,這些產業怎麼著也得給朱慈烺估值個一百億兩白銀,要是在算上埋藏在地底下的礦產,這些企業都是無價之寶了。

也許這些經濟學家說的這種評估方式等開戰急用錢的時候可以試試,以此為理由增發貨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