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給民船廠,民船廠造好船殼之後,在拖到天津船廠裝蒸汽機完成最後的舾裝,
否則以天津船廠兩三百個船塢的水平怎麼可能一年造船過千艘。
而這些民船廠為了爭奪訂單,肯定要降低成本降低報價,而這拖船的距離當然是越近越省錢了,不少船廠乾脆就在天津開船廠,以求達到效率最大化。
這也就造成了整個渤海灣的造船工業的繁榮。
現在管事的提出兼併民船廠,朱慈烺持保留態度,皇明商號現在已經很臃腫了,這兩年一直琢磨著瘦身呢,現在還想擴大兼併,朱慈烺覺得還是慎重一點。
朱慈烺敲著桌子:“那能不能這樣,船殼拖到天津船廠完成蒸汽機上船,然後立刻就把船拖走,在拖回民船廠完成最後的舾裝,這樣是不是有能節省一部分時間?”
管事的沒有敢第一時間答應:“可是舾裝的過程中,還要對蒸汽機進行試車調校,要是有漏氣的管道還要修補。
如果蒸汽機裝上就下船臺,那還要派工匠到民船廠處理這些問題。要是離得近還好,要是離得遠,這工匠來回也浪費了很多時間。”
朱慈烺握拳說道:“那就放到天津附近的船廠進行舾裝嘛,距離也近,剛剛你說船臺也夠,如果這個改之後,天津船廠一年可以造多少船?為多少船裝好蒸汽機?”
管事的算了一下:“如果這樣的話,船廠可以為兩千三百條以上的船完成蒸汽機安裝,比現在增加一千艘。”
朱慈烺滿意的點點頭:“這樣一來留下五十個船臺名額應急,剩下的加快民船建造速度就是了。
至於蒸汽機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明年的預算中,蒸汽廠打算在天津新建一座船用蒸汽機廠,一期的產量就是年產一千,到後面還會繼續擴大。”
管事的鬆了一口氣,這個事情他有耳聞,現在皇上也確定了,那就代表著真的要建了,有了自己的專用蒸汽機廠,再也不用跟那幫子人搶了。
說完天津船廠的事情,朱慈烺又看了看盧象升:“海軍也不要亂來,你沒有那麼多的生產計劃,總不能讓天津船廠的船臺空著吧?
建造蒸汽動力的民用船隻,即是大明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將來的後勤運輸提高效率做準備。
軍部應該關心的是這批民船該怎麼設計,加上哪些裝置,進行哪些改進才能在作戰的時候,徵調來後勤運輸不至於不方便。
當然不能光想著自己方便,你們這些改進影響了人家的拉貨數量,也要給人家賠償。
也就是說,軍部出一部分錢,讓這些船主在生產的時候加上能服務後勤的標準,這個要憑自願。”
朱慈烺這麼一說,盧象升立刻就想到了其中的好處,連忙拱手:“是,臣回去就吩咐後勤部研究改進方案。”
處理完天津船廠的事情,朱慈烺又面臨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金州船廠和膠州船廠的定位。
當初朱慈烺是奔著把兩個船廠發展成跟天津船廠一樣大的船廠的目標來定的,甚至在未來這兩個船廠將會比天津船廠更重要。
但是現階段,這兩個船廠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這兩個船廠,沒有炮廠的支援,也沒有蒸汽機廠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