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部的人終於知道了為什麼明明是發展軍力的好時候,陛下非要裁軍搞什麼基礎設施建設。
原來如果基礎設施跟不上,大明真的會因為後勤原因大敗仗。
而對於朱慈烺來說,甚至第一次推演的計劃都是激進的,按照朱慈烺的想法,不結束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朱慈烺是絕對不會同意在招惹西班牙的。
哪怕是和奧斯曼短暫休戰準備一下也好,同時得罪兩個敵對勢力,讓兩個敵人有機會握手聯合對付大明,這軍部參謀的腦子怕是被驢踢了。
朱慈烺知道他們是贏的太多太輕鬆,總以為別人都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為什麼同是帝國大明對付莫臥兒輕易的一兩年就取勝了,而打奧斯曼的時候確一打就打成持久戰?
其實兩個帝國是真的一點都不相同,莫臥兒是大而無當,空有龐大的人口和軍隊數量,但是戰鬥力確不高。
首先軍隊以騎兵為主,陸軍以臨時徵召的農民拼湊,戰鬥力幾乎等於沒有。
在大明進攻之前,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火器,只是在和大明作戰的時候吃了虧之後才重視火器。
而且其幾乎四面都能被大明攻擊到,大明之所以能取得速勝也是依靠著三面合圍加上偷襲的戰術建功才能迅速擊敗沙賈汗。
而對付奧斯曼帝國這個戰術就不適用了,首先君士坦丁堡這個地方在地中海和黑海之間。
大明根本夠不著,大明想要打奧斯曼,只能從蘇伊士運河或者波斯灣方向進攻,這兩個方向無論從那裡都會引起對方的警覺。
而越過蘇伊士運河之後進入地中海,這邊大明的鉅艦大炮能打仗,人家的小船小炮也能打。
地中海風浪並不大,號稱用一個小船就能遊過,何況又是在人家國內作戰,所以海軍很難依靠海戰的勝利來擴大為全面的勝利。
因為君士坦丁堡的特殊位置,面前的海峽和要塞都使得大明的艦隊無法發揮優勢。
而陸地戰爭,這一路的沙漠高原又極大的限制了大明的後勤補給,大明全力進攻奧斯曼估計也要三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打贏。
而按照朱慈烺的方案,打贏了奧斯曼完全可以和西班牙平分巴爾幹半島,反正大明要的是一個前進基地又不是要從這裡賺取更多利益。
打敗奧斯曼之後,大明還能獲得進入黑海的通道,這才是最關鍵的,兩次大推演,參謀部都沒有把這條線作為經營的重點。
大明只要進入黑海,那麼整個東歐平原就完全在大明的攻擊範圍,這才是切斷沙俄往亞洲地區投射兵力的最佳辦法。
畢竟這裡才是他們的腹心之地,沙俄絕對不會坐視這裡的問題不顧去爭奪什麼西伯利亞的。
只有開闢了黑海戰場之後,中亞和北疆地區才是大明的囊中之物。
所以奧斯曼很重要,大明佔據這裡更重要,沒有取得奧斯曼就貿然開戰,是非常愚蠢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