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員繼續擦頭上的血:“回陛下,軍糧生產是軍事機密,不允許他們查驗,他們只有接收之後可以檢視質量,一般他們也不會說什麼,因為我們的軍糧即使三類也比他們平時吃的好。”
朱慈烺指了指:“給他處理一下傷口,朕剛才是生氣你們在軍糧中參加,大明軍人在前線浴血奮戰,你們這些人一定要確保他們的軍糧安全,知道麼?”
“是!”
朱慈烺又問貴喜:“朕記得靖安軍的伙食是參照大明新軍的標準吧,怎麼這些人確說三類軍糧也比他們平時吃的好?”
貴喜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陛下,要不臣找一個知道的人來?”
朱慈烺嗯了一聲,現在他都不好意思輕易發火了,剛剛太沖動了,還有糧倉那裡,也是妄下決斷,今天連出了兩次這樣的事情讓朱慈烺有了警醒。
是不是因為一切太順了,讓他有點忘乎所以,以為自己認為的就是對的?
不一會一個後勤部軍官到來,朱慈烺問道:“靖安軍的伙食是什麼標準?”
後勤部軍官連忙立正:“按照陛下的指示參照新軍標準,因為當地人口味比較特殊,喜歡吃黏糊的糊狀菜餚還要放入大量咖哩,用手抓著吃。
所以靖安軍的伙食主食一般為米飯碼頭,菜品以大雜燴的糊糊為主,有時也有湯類。”
朱慈烺就奇怪了:“這就是參照新軍標準?你們就是這麼參照的?”
後勤軍官也愣了:“陛下當時說的是適當參照新軍標準,並沒有說跟新軍是一個標準。
後勤部理解的就是,跟新軍標準較低一等,新軍以吃的好為標準,那麼靖安軍就是以吃得飽為標準。
對照起來靖安軍的伙食比新軍底一級,又比各藩國軍隊高一級。”
朱慈烺更加不解了:“就這還比藩國軍隊高一級?藩國軍隊平時都吃什麼?”
後勤軍官面色古怪:“藩國那邊,根據各自國情不同和國王的摳門程度不同以及官員貪汙的數額等等因素差距很大。
靖安軍的標準是沒隔一天能吃到一次葷菜,每旬能吃到一次全肉菜,米飯饅頭管飽。
而藩國軍隊一般只有戰時才能達到這個水平,而且有些藩國戰時也達不到這個水平。”
朱慈烺這才明白,原來三類軍糧都比他們平時吃得好竟然是真的!
想想確實是這樣,大明解決了溫飽問題,不代表全世界都能解決溫飽問題,後世咱們一樣解決了溫飽,但是世界上不是照樣有人吃不飽飯。
這次事件算是高高抬起輕輕落下,要是明軍吃了這種軍糧,朱慈烺真的會誅三族的,但是聽到只是藩國軍之類的吃了,朱慈烺也就只當是一次普通的質量管事事件處置了。
倒是那個檢驗員捱揍有點虧,朱慈烺也沒有說什麼,但是已經幫他治傷了,還要怎麼樣?
朱慈烺想想光治傷不道歉也不好,摸了摸腰上的配玉解下來:“這個賞給那個捱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