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共享庫初看是在跟朱慈烺爭生意,但是實際上,朱慈烺還真的沒有從災荒年掙到什麼錢。
就像這次大旱災,別說掙錢了,一年幾億兩銀子的貼補,褲子都賠掉了。
如果當初有這個共享庫,百姓自己的餘糧頂一年,共享庫再頂一年,那朱慈烺只需要在提供一兩年的糧食這個大旱災也就過去了。
再說了,又能有多少這樣的大旱災,幾百年也就這一次而已。
一般的災荒,一兩年也就過去了,基本百姓用共享庫的餘糧就能頂過去,都不用朱慈烺在另外單獨賑災。
朱慈烺想了想:“既然是共建共享,那麼就不能搞得民怨沸騰,更不能強制百姓糧食入庫,這樣和加徵加派又有什麼區別。
這樣吧,內閣先拿出一筆錢在一些災害頻發的地區試點一下,原則上自願參加,內閣出一半的建設費用,等糧庫建成之後皇家出一半的糧食,百姓存多少,皇家補多少。”
孫傳庭有兩個沒有想到,一個是沒有想到陛下會同意,二是沒有想到陛下竟然也會出錢。不對陛下出的是糧食。
孫傳庭突然反應過來,這怎麼聽著像是內閣出錢皇上落名聲?
想想陛下反正都有存糧計劃,存在戰略庫跟存在共享庫對於陛下來說都是一樣的,反正到最後都是給百姓應急的,存在共享庫還能落個好名聲。
孫傳庭從一開始就決定他當首相可不想跟賽伯溫一樣只給陛下當工具人,內閣必須有自己的聲音,孫傳庭也想有自己的名聲,最起碼也要成為一代賢相。
所以眼看著自己想的好計劃被陛下摘了桃子,他也是暗暗著急,但是確沒有辦法,畢竟讓內閣出錢填補糧食補貼虧空內閣也拿不出來呀。
就是這個建庫費用要不是有舊糧庫可以改造,明朝地方上除了常平倉之外,還有一個義倉體系。
皇明糧號依託常平倉體系建立了通達全國的糧號,而大型戰略儲備糧庫又往往是重新選址修建。
所以義倉體系一直被忽略,孫傳庭的計劃就是統合義倉資源,完善制度,共建共享,所以取名共享庫。
這個計劃需要建新庫的地方反而不多,只是有些義倉因為多年不用年久失修需要拿錢出來進行修繕。
朱慈烺說讓內閣出一半錢就是出這個修繕義倉和梳理管理體系的錢,不算多,內閣擠一擠還是能拿出來的。
一邊的賽伯溫愣了一下,明年試點,那豈不是要從他開始?孫傳庭提出的計劃,讓賽伯溫發起,那功勞豈不是記在他頭上,這不是給下一任首相上眼藥麼!
賽伯溫拱手道:“啟稟陛下,糧食的事情都是朝廷大事,再加上第二個五年計劃還在修訂階段,把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事情拿到明年做,是不是太早?
不如等孫大人完善了計劃,明年在梳理清一些問題,如果明年災害過去,百姓也需要種兩季糧食才有餘糧,正好後年啟動計劃才是最好時機。”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後年啟動,但是明年需要開始準備,倉庫修繕改建,人員招募培訓加上糧食入倉等等不是一年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