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上都不生氣,鄭森就更加大膽了。
正了正身子說道:“陛下制定的戰列線戰術是基於歐洲軍隊的作戰習慣產生的針對性戰術。
西班牙海軍是歐羅巴海軍的代表,以前的時候其餘國家因為沒有實力和西班牙正面決戰,所以衍生出了自己的海上游擊戰術。
也被稱為海盜式游擊戰術,英國荷蘭和葡萄牙爭相搶劫西班牙軍艦商船和港口定居點。
以此增強自己削弱西班牙。
雙方在海上相遇,要麼就是單對單,要麼就是少數幾條船之間的對決。
因為火炮威力有限,相遇雙方往往不對等,不得不兩隻船你追我趕幾個時辰最後還未分出勝負,所以就衍生出了側弦火炮和戰列線戰術的雛形。
但是大明就不一樣了,縱觀歷朝歷代華夏的海戰雖然不多但是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一直以來華夏戰爭都是以陸戰為主,即使海戰也是依附於陸戰。由於缺乏對艦船毀傷的手段,水戰和海戰主要透過火攻或者跳梆作戰為了。
衍生出來的戰略思想就是以佔領敵人的港口,限制敵人的活動範圍,大規模大範圍前哨站積累戰略優勢,最後主力對決。
華夏的海戰往往在決戰時雙方投入大量的大小船隻,跟歐羅巴海戰又不同。
歐羅巴海戰即使無敵艦隊數次北征,一次也不過百多隻大船。歐羅巴國土狹小。
所以對方就算沒有戰略,僅僅一兩場海上決戰的失敗就能決定國運走向。
但是大明的敵人並不是個個都是這樣,例如莫臥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這樣的大國,不會因為一場兩場海戰失敗就迅速投降。
對待這樣的敵人,戰爭時間的拉長,再依靠戰列線戰術包打天下就不合適了。
所以我們經過研究認為,海戰戰略上至少要加入兩點。
第一就是對地方造船潛力的破壞,要讓對方造不出船,這樣在海軍主力北重創之後,對方將會失去海洋的控制。
第二個就是摧毀對方的貿易線,既然他們的利益來自海洋,那麼切斷海洋上的貿易航線,對方收入減少,沒有錢自然就不能繼續打仗了。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咱們即要確保自己的港口安全,又要確保自己的航線安全。
目前大明正在進行的岸防炮臺建設就是為了應對這個情況。
而炮艦的大規模裝備又為保護貿易航線提供了可能。
不過我們覺得海軍應該在飛魚快船的基礎上研製一種專門用來破壞敵人航線,襲擊對方商船的專門艦種,現在可以不用,但是一旦需要的時候,咱們應該有所準備。”
聽完之後朱慈烺先帶頭鼓掌,其餘參謀見皇上都肯定了,他們也跟著鼓掌。
朱慈烺站起來:“朕很高興年輕人有自己的思想,雖然還不夠完善,但是建議確非常好!切中要害。
鄭森給我們提出一個新的問題,以往大明面對的敵人國土狹小,民少兵少,十幾萬士卒就算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