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明最關注的是,眼看莫臥兒那邊戰事已經基本結束,莫臥兒百姓地位的事情確一直沒有定論。
這個事情牽涉到方方面面,首先成為大明公民這種事情不是隨隨便便就行的。
再說如果大明增加了這一點五億公民,瞬間大明漢人為主體的國家構成就發生了改變,雖然莫臥兒地區有很多教派,但大族就那麼幾個。
再有就是宗教問題,不得不承認伊教在戰鬥力和凝聚力上不是佛道可以比擬的,就連跟伊教鬥了這麼多年的印度教戰鬥力都比佛教強。
朱慈烺雖然改革了佛教,成立了武僧護教軍,但是教義上沒有激進主義的佛道兩家根本不足以抗衡。
就這半年佛教回傳的情況來看,目前佛教主要在恆河三角洲和尼泊爾地區活動,但是依舊沒有在當地取得統治地位,招募信眾困難重重。
反倒是儒家在那邊順利生根發芽,孔教在那邊建立的儒學院更是響應者雲集。
後世喜歡把儒家形容為儒教,其戰鬥性和適應性確實比佛道要強不少。
但是恰恰朱慈烺不希望儒家大發展,因為儒家發展很可能捲土重來,大明好不容易形成的科學氛圍,再被儒家一搞那豈不是功虧一簣。
除了宗教問題,國民待遇會改變莫臥兒百姓的地位,以前的剝削制度將不再適用,大明百姓有勞動保護法,有最低生活保障,有救助政策。
最關鍵的是,如果給予對方國民待遇,那大明的奴隸缺口怎麼解決?光靠崑崙奴,這些人還沒有從茹毛飲血的部落過度到文明,只能幹一些體力等簡單的勞動。
但是莫臥兒帝國的奴隸就不一樣了,他們作為文明古國的一員,社會分工明確,各種職業工匠都是優質的奴隸來源。
再加上本身比較逆來順受,方便管理,能對大明的命令通透理解,甚至可以勝任工廠裡的基礎工作。
所以這個奴隸來源對於大明很重要,在人性和利益面前,大家普遍認為,利益更重要。
再說了,莫臥兒人自己都不是生來平等的,他們的種姓制度已經天然的把他們分為四個階層,大明又何必非要吃力不討好,給他們拉平成為一個階級。
這種議論最後匯總到朱慈烺這裡,由朱慈烺來下最後的定奪,今天朱慈烺特意把賽伯溫和李通都喊過來,一同商議這件事。
首先由李通匯報莫臥兒地區的形式:
“目前,莫臥兒地區主要抵抗勢力已經基本消滅,不過東西高止山脈和溫迪亞斯山脈地區還有少量的反抗勢力盤踞。
按照陛下的指示,大明除了確保東西高止山脈地區重要城市的安保之外,把清繳任務交給靖安軍和藩國軍負責。
如果沒有意外,整個戰事會在今年年底結束。”
大明在莫臥兒地區駐紮有十二個師,不過對於這麼大的國土面積來說,十二個師也不過是守好十二個重點。
如果用明軍前往剿匪,不僅會分散兵力,還會導致很多地方防禦空虛。
對於大明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保障佔領區的持續產出,確保交通線的通暢,保證整個莫臥兒地區沒有成建制大規模的抵抗反抗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