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八百六十五章佛教回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六十五章佛教回傳 (1 / 2)

報紙上,從大興安嶺伐下的大木一排連著一排,能填滿河流。據木廠的烘乾房一年四季都沒有熄滅過火焰。

所有的商戶不惜把身家性命都押在船上,為了造船願意花光最後一個銅板。

雖然代價很大,但是隻要船隻下水,哪怕只是幫軍部來回的運貨,兩年也能回本,要是自己有渠道貿易,那一年下來就能回本。

當然現在大明所有的外貿都歸到二十四家之下,二十四個商會代表著二十四個地域的勢力。

那些小商人想要做海外貿易,都要被商會抽取一成名曰管理費,然後如果需要購買保險,可以購買皇明保險公司的盜搶險還有商會自己推出的災害險。

兩種保險之後只要按照規定交稅,再出航都是淨賺。

大明雖然沒有股票交易市場,但是大家都知道只要投資海貿,或者跟海貿沾邊的東西都是穩賺不賠。

朱慈烺覺得這種狂歡至少還能持續十年以上,貿易的紅利會隨著戰爭的深入持續增加,對於大明的商人來說整個世界到處都是未開發的市場。

大明的商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時尚或者價效比都是翹楚級別的。

特別是當海貿興起又加上了蒸汽機革命,這簡直就是橫掃世界的節奏。

歐羅巴人應該慶幸大明的商人還沒有到達歐洲,否則他們一定能品嚐到工業化輸出的力量。

大明人口軍隊瘋狂輸出之後,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以往幾百上千萬人說移民就移民了。

現在朱慈烺確為哪些地方能給大明增加一百萬,哪怕幾十萬勞動力而操心。

算來算去,朱慈烺又把主意打到了和尚的身上。

經過朱慈烺的建議,大明進行了度牒制度的改革,大明現在僧道尼三家的總度牒發放數為一百二十七萬人。

這些人每天在屋子裡參禪唸經,不是生產,坐享社會資源和土地資源,尤其是和尚,擁有大量土地和財富確對國家沒有貢獻,朱慈烺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

現在正是缺少勞動力的時候,這些寺廟竟然坐擁百萬勞動力閒坐唸經!朱慈烺不能容忍!

朱慈烺思考權衡了幾天想到一個辦法,讓佛教重新發揚光大!

要知道印度可是佛教的發源地,但是印度反而沒人信了,作為一個佛教徒,難道不應該讓佛教從新在祖地發揚光大麼?

就算不談發揚光大,最起碼你也得把你的西天極樂世界給收復吧,天天想著上極樂世界,結果西天都沒有人信佛了,你尷尬不尷尬?

所以朱慈烺打算以這個為藉口,發動一場宗教戰爭,讓這些和尚去往西天傳教!

第一批先派出十萬僧人,現在大明控制區站穩腳跟,往後再把大明所有信佛的都派往印度去,朱慈烺特別強調這不是發配流放,這是為了大興佛教。

當然,錢要和尚自己出,反正和尚留著錢又沒有用,武器大明可以出售,甚至幫寺廟訓練僧兵,幫助佛教能夠更好的對抗印度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