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臥兒帝國恆河三角洲,大明高官和各國莫臥兒駐軍最高指揮官齊聚一堂。
自從組建了戰區軍部,這還是第一次全體大會,每一個來到的人臉上都透著欣喜。大明皇帝終於批准了作戰計劃,他們又可以出去搶……去打仗了。
當週遇吉和吳大海一起進入大會議室之後,會議室的大門緩緩關閉,大家都站起行軍禮。
周遇吉回禮:“坐!”
所有人都落座之後,周遇吉伸出一隻手,食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擊,等著這次會議的主持人說話。
敲桌子這個習慣大明不少將軍都有,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從焉,朱慈烺沒有想到他一個無意識的習慣引來大家爭相模仿。
當然沒有人會在他面前敲手指,敲手指也是有規矩的,一般只有會議室規格最高的那個人才能敲。
才能光明正大的敲,其他人要是有這個習慣,只能偷偷的在桌子下面敲,或者敲自己的大腿。
今天的會議最高指揮官無疑是吳大海和周遇吉,吳大海沒有這個習慣,所以周遇吉就嘚瑟起來。
周遇吉覺得這樣不僅顯得自己是個智者在思考,還能確定權威,讓人知道他才是會議室最大的那個。
這次主持會議的是軍副參謀長李巖,這位本來該在崇禎十三年投靠李闖王的頂級謀事,確憑藉著自己的才能成為了大明軍副參謀長。
一切都要從朱慈烺允許文人考講武堂說起,崇禎八年的時候朱慈烺受孫承宗的影響,許諾可以招募文人進講武堂。
李巖作為舉人本來有大好前途,但是他從小就好任俠,又考過武舉,所以一眼就相中了這個機會順利在崇禎九年的考試中考進講武堂,進入參謀班學習。
接下來一路可謂是平步青雲,先後參加了滅建奴之戰,跟隨第一師四處征戰實習,因為表現優異,畢業之後一直留在第一師參謀部。
先後數次制定作戰計劃,並且處置後勤,協調軍隊和地方關係做的都不錯。
這次因為周遇吉的升遷,周遇吉覺得李巖是一個難得的參謀人才,所以就帶到軍參謀部,更是委以這次作戰計劃的制定。
李巖看到大家都坐定吩咐邊上計程車兵拉開幕布,露出後面的地圖。
他手拿一根小棍站在地圖旁微笑的說道:“這次作戰計劃,參謀部經過三次大修,無數次改動,三次遞上總參,這次終於得到批覆。
這也就意味著總參謀部認為,滅亡莫臥兒帝國的時機已經成熟。
計劃已經批覆,那麼整個戰役就進入全面準備階段,首先大明在莫臥兒帝國有第一師和暫編騎兵第四師,海軍陸戰第一旅。後面參謀部會調山地第一師從雲南過真辣國來到。
大明將在這邊集結十萬兵力,會同十國二十萬兵力組成西進兵團,之後禁衛軍第二師和海軍陸戰隊第四旅將會在錫蘭集結,匯合各國十萬兵力,組成突擊力量。
在西進兵團吸引了莫臥兒帝國軍隊主力之後,這十四萬軍隊將走印度河快速突進,一舉擊破德里,完成這個巨大的鉗形攻勢。”
這個當然不是大明全部計劃,高原師的出動,為了防止這些藩國軍隊洩密所以只有周遇吉等少數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