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朱慈烺主要參觀天津附近的工廠,天津雖然距離棉花產地和羊毛產地都不近,但是他離大明最大的消費市場近。
加上其臨海的海運便利,所以無論是棉花紡織還是毛紡織,這邊都有工廠。
而且永平那邊鋼鐵廠多,但是貿易沒有天津這邊方便,所以天津這邊軋鋼和小五金工廠也有一些。
不過今天下午的重點是天津的水泥廠蒸汽粉碎機的效果。
一直以來制約大明水泥產量的始終是石灰石粉碎問題,無論是人力、畜力還是水利,粉碎效果都不高。
燒水泥很簡單,石灰石加黏土高溫煅燒就行了,但是前提是石灰石和黏土要充分混合,這個充分,就要石灰石粉碎了。
目前大明水泥產量僅僅能滿足一部分軍用堡壘的建設,民用上只有一些重點工程朱慈烺特批之後才能使用。
從去年開始隨著水利工程的修建,各地對水泥的需求劇增,已經影響到一些軍用工程。
朱慈烺在第一批蒸汽機下線的時候就擠出一臺送到了這邊,經過半年的試驗,現在蒸汽粉碎機已經運轉良好。
水泥可是好東西,修橋、蓋房、修路、修建堤壩等等都需要。沒有高樓大廈朱慈烺始終覺得大明不夠繁華。
不過水泥廠就一點不好,煙塵實在太大了,朱慈烺遠遠看到那灰濛濛的廠房,心中就一陣無語。
這種廠以後還是交給藩國那些打工者來幹吧,太嚇人了。
帶著口罩,簡單的逛了一遍,朱慈烺問身邊的管事:“產量怎麼樣?”
管事的大聲說道:“報告陛下,一臺粉碎機一天能粉碎石料五十噸。”
朱慈烺簡單算一下,一年粉碎石料大概是一萬八千噸,石灰石佔據水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也就是全年生產水泥二萬一兩千噸的樣子。
這樣的小廠,放在後世那是要搗毀的高汙染企業,但是放在大明就是最高科技成就,大明的工業明星企業,大明的希望。
而且朱慈烺這個水泥廠,不僅汙染比後世大,原料消耗也比後世大,效率更是沒法比。
但是就是高科技!牛!
一臺蒸汽機一年能生產兩萬噸,搞他個十萬臺就達到了後世咱們的產量了,當然這也就是想想而已。
十萬臺,大明現在一年的蒸汽機產量不過兩三百臺而已,即使擴產也不過一千,十萬臺,那豈不是要一百年才能生產。
更不要說相關的煤炭黏土等等開採了,還有其他行業還排隊等著蒸汽機用呢。
不過朱慈烺難得的大方一回:“這次擴產之後,水泥廠上半年將分到十臺,下半年也會分到十臺。
儘快把機器用於生產,大明現在急需水泥!”
有了這些蒸汽機今年大明的水泥產量足夠翻翻的增長。
這個產量已經不少了,一年的產量都夠修一座長江大橋了!當然修長江大橋大明還沒有這個技術,不過一些以前沒辦法修橋的地方,有了水泥就可以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