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就是各種大儒文士都是孔子門生自居,路過曲阜怎麼能不拜孔子,祭孔子,而祭拜總不能空著手,要麼獻上文房四寶,要麼就是土地投獻,直接給錢的反而不多。
第三就是土地投獻,孔家可是真真切切的超級家族,把土地投獻孔家,不僅免稅,而且孔家要臉面不會逼迫太甚,百姓都願意投獻。
這才是導致孔家土地數量膨脹到數州之內遍佈孔家之地的地步。
就像當初朱慈烺剛到揚州的時候,揚州人請朱慈烺吃飯,還要從孔家借廚子去做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孔家的奢華。
畢竟孔子也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所以孔府菜才是華夏美食的極致,包括滿漢全席都是由孔府菜演變而來。
但是一切到了朱慈烺這邊就不一樣了,不僅朱慈烺自己沒有絲毫祭拜孔子的意思,底下的人提出祭孔的要求也都被朱慈烺給否決了。
孔家傳承幾千年,靠的是什麼,是詩書傳家麼?當然不是,靠的是統治階級需要他們,需要他們當門面,他們才能有今天的地位。
現在作為統治者的朱慈烺不再愛他們了,他們能不慌麼?
如何重新獲得朱慈烺的寵愛就成為擺在孔家的頭等大事,新學建立以來,儒家現在已經開始逐漸顯露頹勢。
明眼人都知道,皇上要打壓儒家,要扶持新學,孔家能不慌麼?
而且朱慈烺幾次遷移墾殖公司,遼東的墾殖公司有一半都是從山東調遣的。
此時的山東已經沒有一個衛所存在,所有的軍戶都去了遼東,隨著那邊生活穩定,土地多到種不完的訊息傳回,更是吸引了一大波又一大波的人渡海去遼東投奔。
反正距離近,船票還便宜,到那邊就分地,京城周邊的百姓還矜持一點,畢竟可以進廠打工,覺得自己天子腳下,不願意去那些偏遠的地方。
但是山東就不一樣了,本來就偏遠,去遼東雖然冷一點,但是有飯吃有地種。
再加上去年旱災波及到山東,孔家的地也受到影響,朱慈烺乾脆大量遷移山東百姓到遼東開荒。
現在大明地租最便宜的地方就包括曲阜附近,已經降到三成五,依舊找不到人種。
其實朱慈烺只是為了疏散中原百姓,讓大家都有地種,有飯吃,但是孔家確不這麼想啊?
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上,在他們的眼裡世界就是曲阜這一片,就算地球是圓的,曲阜也是世界的中心。
所以皇上的一切政策方針都是圍繞著孔家轉的,要麼就是對孔家有利,要麼就是為了對付孔家。
而無論是遷移衛所,後來的引導百姓往遼東,到現在的直接遷移百姓,這都是對孔家不滿的表現。
再加上不願意祭祀孔子,不願意給他們封賞,這是失寵了?上次他們自信滿滿的以為外貿許可證必有他們一份,畢竟太子也需要孔家也需要儒家的支援。
結果啥也沒有撈到,從那個時候其孔家就覺得風向不對了!
現在新的內閣,儒家已經沒有幾人,那些人雖然也讀過聖賢書,但是沒有人再以儒家自居,因為皇上不喜歡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