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八百二十七章價格兜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二十七章價格兜底 (1 / 2)

李通住在城外的軍營,而行宮內李若璉和朱慈烺還有桂喜正在對最後的準備工作進行商議。

看著眼前一長串參加拍賣會的商會名單,朱慈烺問道:“抬價的都搞定沒有?”

李若璉點點頭說著:“臣已經智慧忠義商會,松江府商會,天津商會,京師商會,揚州商會,鄭家泉州商會和鄭家廣州商會七家遇到價格低於一千萬兩之後加價購買。”

忠義商會就是大明新晉的爵爺們聯合組成的商會,這些人有軍中大佬,有內閣高官。

當初朱慈烺還是太子的時候為了拉攏更多的人組成自己的小團體,就給這些人分享過不少皇明商號的利益,例如一些物資的採購,一些東西的生產等等。

這些人一開始依附於皇明商號生存,隨著皇明商號的壯大而壯大。

因為跟朱慈烺關係最近,所以堅決支援朱慈烺的各種新政和各種新式工廠,幾年的時間也形成了不小的規模。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以權謀私,為自己家族開綠燈,或者貪汙受賄等等行為。

為了防止高層和新的爵位階層墮落,朱慈烺乾脆把他們整個在一起,成立一個新的商會,既然避免不了這種弊端,那麼不如把這些放在明面上。

至少有了商會,大家就會以集團利益為重,按照股份分紅拿錢,這些人就不會為了整體冒著殺頭的危險搞以權謀私,最多也就是在審批上抬抬手。

所以在皇權監管下,又是跟皇明商號走的最近的商會,自然是自己人,讓自己人抬價,防止許可證被其他人故意壓價。

松江商會不用說,從陳子龍開始,松江商會就是太子黨的鐵桿支援,現在陳子龍雖然去了奧斯曼,但是這些年跟著皇上吃得飽吃得好的松江商會肯定是自己人。

天津商會和京城商會是新工業的代表,工業化工廠化生產比起那些傳統商會更需要海外市場,因為工業化大生產之後,無論是對原料還是對市場都是極度的渴求的。

現在的大明工業還處於初級階段,是瘋狂掠奪資源的時期,無論是礦石,樹木,棉花,胡椒,香料等等,這些東西源源不斷的被運往大明。

這時候的大明內部市場很大,完全可以消化掉大部分東西。

等到工業形成一定的規模,這些資源也形成了穩定的供應渠道和供應關係,那麼源源不斷的工業品就生產了出來。

到時候大明內部已經不能完全消化完,到時候就需要新的市場來銷售這些工業品。

所以在工業崛起的初級和中級階段,這些工業商會離不開外貿,而因為離京城進,這兩個商會一直很聽話,甚至會長都是‘自己人’。

揚州商會,現在揚州都是什麼人?那都是皇親國戚,這些人土地被置換,人口被遷移,一個個只能待在揚州城裡。

沒有人是十成的傻瓜,大家都懂得不能坐吃山空的道理,所以揚州又迅速的繁榮起來,各種商鋪被這些人陸續的開起來。

不過一個揚州城可滿足不了這些人的胃口,一些人的家底可比想象中還要厚實。

例如福王系,身價兩三千萬兩白銀,再有一些老牌王系,身價千萬的有十幾個,五百萬以上的有一半,百萬以絕大多數都達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