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價格穩定,鋼鐵價格穩定,剩下的重要生活物資就是布匹了,朱慈烺看向皇明紡織的管事。
管事連忙站起:“皇明紡織去年在京津建了三座工廠,在松江蘇州等地建了五座,不過蘇松那邊因為洪災和旱災,棉花減產,所以五座工廠只有一半開工。
下一步皇明紡織將會在西安、青島、武昌新建紡織基地。因為在莫臥兒也發現了優質棉花,今年在運糧船充裕的時候,將會抽調一部分船隻從那邊運回棉花。
在新大陸那邊去年棉花試種也成功了,下一步那邊也會開闢一部分棉田生產棉花。
去年共生產布匹二百萬匹,今年棉花供應如果穩定,棉布產量預計將達到五百萬匹左右。
絲綢方面蒸汽機還在除錯,今年蠶絲下來的時候繅絲廠能進行試產,如果繅絲廠能順利生產,紡織那邊有棉布的經驗,應該能順利攻克相關技術,到時候進入穩定生產。”
一年五百萬匹並不是很多,英國完成工業革命之後,其棉紡織產量一度達到二十億碼以上,摺合成匹也就是六千萬匹左右。是現在大明棉花產量的三十倍。
即使今年擴產之後,這個產量也是大明的十二倍,皇明防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聽著很多,但是實際上根據統計部統計,去年皇明商號的工廠布只佔據大明棉布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不到。
去年僅僅松江地區棉布產量就高達一千五百萬匹左右,這個還是因為中原大面積的乾旱導致棉花供應不足的原因。
今年皇明商號在建新廠,那些棉紡織商會等等也在籌建新廠,產量也會跟上來。
棉布也是大明出口的優勢商品之一,根據統計部和海關統計,去年大明出口商品前六強分別為絲綢、瓷器、茶葉、鐵器、武器、棉布。
棉布排名第六年出口額超過四千萬兩白銀左右,尤其是松江布在大明聲名日盛,貴的有價值百兩的松江番布,便宜的有三梭布,但是就算最便宜的運到呂宋等地也能賣二兩到三兩一匹。
其中松江布因為口碑原因,其中四分之三的產量都用來出口。其他地區的棉布出口量只佔本地生產的一半左右。
所以大明全年外銷布大概兩千多萬匹,價值四千萬兩白銀,佔據出口榜第六位。
而皇明商號的工廠布不僅布幅更寬織造的更均勻緊密,所以在價值一直維持在三兩以上,成本確只有不到五錢銀子,利潤豐厚。
去年一年機器步售出六百萬兩白銀,成本僅僅一百萬兩,利潤五百萬,簡直比賣武器還暴利。
所以今年自然要瘋狂擴產,現在阻礙棉紡織發展的正是大明旱災,種不出糧食,自然棉花等等也種不成。
中原地區棉花產量佔據大明的一半,這裡的棉花減產,工廠也不能紡織空氣不是。
不過今年大明解決了糧食問題之後,已經開始從莫臥兒那邊找到了新的棉花來源。新大陸那邊面,密西西比河南部本來就是後世棉花主要產區,能種棉花並不稀奇。
但是問題就是,那邊現在運輸太麻煩了,走陸路上千裡還是走海路繞數萬裡都不是好辦法。
大明迫切需要在地峽尋找一條通道,就算不能修建運河,先縮短陸路運輸的距離也是好的。
但是想要拿下中美洲西班牙又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參謀部分析大明和西班牙早晚有一戰是正確的,今天不打,那是因為大明對原料的需求還沒有那麼迫切。
等到大明棉布產量過億匹,每年外貿超過兩億,稅收超過兩千萬的時候,大明需要全世界的棉花,那個時候不用軍部說話,那些棉紡織商人和內閣都會因為利潤和稅收鼓動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