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話無疑是這些參謀沒有想過的,因為這一切都是朱慈烺自己設想的,規則也是朱慈烺自己制定的,那麼自然朱慈烺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過隨著大明的強大,大明的戰場不再侷限於一個地區,一個戰區,一個國家,甚至都不在侷限於一個大陸上。
參謀部要用全域性的眼光看待問題,確實是一個新的課題。
一直以來大明唯一具有全域性眼光世界眼光的只有皇上,從五六年前就佈局錦衣衛到全世界。從三四年前就聯絡奧斯曼帝國牽制沙俄和歐羅巴各國策應大明。
包括推動奧斯曼修蘇伊士運河還有北方的頓河伏爾加河運河挑動奧斯曼帝國和歐羅巴和沙俄的對立。
當初誰能想到這樣一步棋能在今天取得如此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皇上站在地圖前給所有人上課,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實際上在坐的所有人都是朱慈烺的學生!
因為大明講武堂的教材是朱慈烺親自參與編寫的,參謀制度和軍部制度是朱慈烺制定的,所以軍部對於朱慈烺的忠臣不僅是國君和臣子,更是學生和老師。
當朱慈烺說世界國家分為三個等級之後,所有人都知道了朱慈烺的意思:大明要做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朱慈烺揮手說道:“我們和他們相隔萬里,雖然有聯絡,但是並不緊密,我們跟他們語言不同,文字不同,文化也不同。
最關鍵的是我們的文明不同,對方現在不斷的派出他們的傳教士,企圖把他們的思想塞進我們的腦子裡!
這些都是文明的爭奪,就像我以前跟你們講的一樣,這個是文化霸權的一部分,甚至說文化霸權的最終目的就是文明的勝利!
各位想象一下,你們是願意每天自己去教堂做禮拜,信奉他們的神靈還是讓他們走進學堂拜孔子孟子讀四書五經?
是願意孩子從小就嘰裡呱啦的學習鳥語,還是全世界都學習大明官話寫漢字?
不用朕多說,你們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大明已經走上了爭霸世界的道路,想要立足世界大明也必然要走上爭霸的道路,你不出門去爭,人家就會跑到你家裡去搶你的東西!
既然要爭霸,那麼就要制定並奉行自己的規則,並要求別人遵守。
就像大明的藩國體系,當莫臥兒戰區開戰之後,大明憑什麼自己集結三萬軍隊,要求藩國出兵十四萬?
這就是因為規則是大明制定的,這些國家必須按照大明的規矩來!
透過規則的推廣,大明下一部能聚集起更多的藩國,派出更多的軍隊來幫助大明打仗。
這就是規則制定者的好處,大明能用區區十萬兵力做到四五十萬兵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把本來需要傾國之力進行的一場征伐變成一場是需要十分之一兵力的區域性戰爭。”
這樣一說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兩年大明一直指揮這些藩國幹這幹那,大家都覺得這是大明藩國新政的功勞,是皇上提前規劃的功勞。
沒想到這裡面還有更深層次的規律在裡面,這種理論等於把以前一些模糊的戰略問題串聯在一起。
朱慈烺繼續說道:“所以這一次英國的暴亂,其最大的罪責是什麼?是他們打破了皇權的至高無上,是挑戰了大明的規則體系。這比英國對大明宣戰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