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高麗是徹底的走狗化了,他們民間的思潮就是‘寧當大明一條狗,不當小國人上人。’
高麗全國上下,以成為大明百姓為榮,以到大明工作為榮,即使是有女兒老婆在大明青樓工作一家人也與有榮焉。
倭六國就不一樣了,國家思想不同,倭六國最流行的是借種,其中廣島國,春日國和長崎國官府還特別出臺規定:
凡是到大明的倭國女性回國時懷孕,將升格為‘明姬’不僅免稅還有各種補貼。
在普通人看來不過是笑談和自己驕傲的資本。
但是周遇吉這些高層知道,皇上對高麗這種行為是鼓勵的,但是對倭國的做法非常不喜。
其實皇上一直不喜歡倭國,恨不得他們死絕那種。但是用皇上的話說,高麗已經被同化,但是倭國這種借種行為已經證明他們民族意識已經覺醒。
這是非常不利於融合的,所以再製定政策上,對於高麗是樹立典型是寬容,是讓他們感到大明的強大和溫暖。
而對於倭六國則是調教,就像訓狗一樣,讓他們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了有什麼後果。
而東籲王的擔心也是很現實的問題,這世界上純粹的傻子國家並不多,尤其是大明報紙開始普及之後。
普通人看報紙也就圖一個樂呵,而那些朝堂上玩政治的,他們能從報紙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大明的政策國政方針。
東籲王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他的文化受到大明和印度兩個方面的影響,印度強大則倒向印度,大明強大的時候他們又附屬於大明。
原本牆頭草的日子過的也逍遙,但是現在大明又強大了,而且東面是大明,西面一夜之間也變成了大明。
自從大明佔據了恆河口之後,東籲王一度很慌,大明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要包圍他們?
東籲王擔心的整夜睡不著覺,頭髮都白了好多,但是東籲王國大將軍一句話點醒了他:大明要想打咱們還用啥戰略包圍,直接出兵一口氣就打到王城了。
雖然有點侮辱人,但是東籲王不得不承認,大將軍的話對!大明應該就是跟莫臥兒帝國幹起來了!
不過在兩面被大明夾包之下,東籲王面臨著一個選擇: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生就是苟且偷生,國家可能被分裂。毀滅就是換一個國王,看著大將軍期待的小眼神,東籲王覺得大將軍眼神不對!很不對!
其實大將軍純粹就是想跟著大明混軍功,大明現在打仗都是帶著藩國,大明跟莫臥兒帝國打仗整了個八國聯軍。
而且據說安南五國……不是,現在是安南三國也在積極整軍編練新軍,準備參戰。
只要東籲王加入大明的大家庭,那麼大將軍就有的仗打了。
現在的東籲王叫他隆,他隆執政時,國富民強。他放棄了勞民傷財的對外擴張戰爭,致力於國內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分配土地給無地農民。
崇禎十一年,他還進行一次全國性普查,編制了各地戶口、耕地面積、產量和稅賦情況的調查統計,作為徵稅和徵調勞役的依據。致力於成為一代明君。
但是對於手下的武將來說,這個就是致命的了,你不打仗,我們這些將軍還有啥用,不打仗我們豈不是連說話腰桿都不硬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