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慈烺對於這場戰爭的勝利預料之中,但是該賞還是要賞的,這一戰勝利,大明在南亞算是穩住了落腳點。
因為關東國殺牛而導致的頹勢也盡復了,但是牛的問題還是需要解決。
懲治關東國是不可能的,關東國人家也是一心好意,為大明解決糧食不足問題才動殺牛的心思。
就是小看了印度人對於牛的尊重程度,況且人家的主官已經剖腹謝罪了,又戰損了進五千人。
朱慈烺實在不好意思懲罰他們。
現在大明已經初步穩住了糧食缺口,不再急需糧食到飢不擇食的地步,朱慈烺都開始注重保護動物了,所以也不必非要在印度殺牛。
畢竟那邊大明移民過去也是需要耕牛的。
大明自然不會表這個態,承擔這個責任,那不是丟臉麼。
所以為了安撫那邊的百姓,朱慈烺簽署了一個法令,禁止以食用牛肉為目的殺牛,大明禁止殺牛條例在印度也適用。
並且懲戒了關東國,把參與計程車卒都調往別處,實際上就是去接收他們的封地。
雖然有點不痛不癢,但是這不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麼,仗也打了,大明也承認不殺牛了,這民怨也就消了。
特別是大明這種打了勝仗還認錯的態度,極大的滿足了當地人的虛榮心,讓他們感覺到了尊重。
其實大明軍部私下裡有規定,殺牛必須在印度看不到的地方進行。
原本以為復興二年總算熬過去了,皇仁堂藥局管事匆匆而來:“陛下,紅河平原發生天花和瘧疾疫,情勢危急。”
朱慈烺看著他:“不是讓你們培養種痘,一旦各地出現天花疫情就開始接種麼?天花怎麼還會成災?”
管事的擦著額頭的虛汗:“天花種苗已經在運輸途中,但是金雞納樹皮儲備不足,當地正在修建河工和港口碼頭道路。
所以瘟疫爆發的不僅急促而且蔓延迅速,臣等防疫不力,請陛下降罪……”
朱慈烺甩甩手:“不要整那些沒有用的,現在首先問題是控制疫情!防疫軍到地方了麼?受感染多有多大區域,多少人?”
管事的連忙站起來:“目前發病的主要集中在紅河南岸的升龍以及周邊地區,防疫軍已經到達,進行疏散和隔離。
不過因為人數太多,所以金雞納樹皮儲備不足。”
朱慈烺生氣的問道:“沒有金雞納樹皮就不會治病了麼?為什麼不多想點辦法,多加入點其他重要,減少用量或者優先重症患者使用,不都是辦法麼?
你現在問朕,朕能怎麼辦?去南洋收集運到了,人都快死光了!”
管事的被訓斥的匍匐在地瑟瑟發抖:“臣建議把雲南種植的所有金雞納樹剝皮挖根以解燃眉之急。”
朱慈烺擰了一下眉頭:“這些不是才種下去兩年麼?就這麼斷根了太可惜了,挖三分之二吧留點種,朕會讓大琉球也快船運一批過來的!……”
雖然朱慈烺一百個不願意,但是不砍能怎麼辦呢?這些熱帶地方就是這屁事多,大冬天的還有蚊子!才爆發瘧疾!
朱慈烺轉了一圈:“砍吧,朕會命南洋那邊在留種育苗,這邊也要多多育苗,兩年準備,就這麼一下子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