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華門往北到乾明門往西,過了玉河橋,就是皇城西北角了,這裡不僅有豹房象房虎城這樣的動物養殖場。
還有各種承運、廣盈、廣積、廣惠等等庫藏,還有內教廠,司禮監經場等教太監讀書的地方。
以前這裡還有西酒廠、西花房,藏經庫、果園廠,鴿子房等別房。
後來這些朱慈烺全部都撤銷了,全部劃給鴿子房使用。
所以過了玉河橋和靈星門,朱慈烺就看到一排排的鴿子籠,已經咕咕叫聲不絕於耳,天上還有不少鴿子在繞圈飛行。
果然不愧是鴿子房的名字。
皇宮作為大明的中樞之地,每日往來的信件少則數百,多則上千。所有的訊息都要經過內鴿子房中轉。
而且鴿子送信利用的是其歸巢習性,也就是說鴿子總喜歡回到他原本的巢穴。
建立信鴿傳輸體系,找兩個地方分別飼養信鴿,然後定期從一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地方,利用鴿子歸巢的本能,就可以達到送信的目的。
所以想要送信到皇城內,首先就要在皇城內養鴿子,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專人運送信鴿到異地,一旦有事就放飛鴿子,鴿子會自動回到原本生活過的皇城。
這個就是信鴿送信的原理,這信多了養的鴿子也多,據說錦衣衛的信鴿廠比皇宮內的還大,而且分東南西北四個區。
全國其他的信鴿送信都是這樣實現的。
所以雖然鴿子吵鬧,在皇城內養還佔地方,也沒有人建議遷移到城外。
因為如果在城外,訊息又要晚幾個時辰,這是朱慈烺絕對不能容忍的!
大明的信鴿傳信體系,朱慈烺是借鑑了後世的快遞集散中心的概念,總不能一個縣一個鄉需要送信都從皇宮內討要鴿子吧。
大明在西安、南直隸、成都、瀋陽、廣州、龍牙、等重要中繼城市都設定有資訊集散中心,有專人把其他地方飛來的信鴿所帶的訊息按照等級方向編碼進行識別進行再傳輸。
所以皇宮內的鴿子絕大部分都是運到這一個資訊中繼城市。只有少部分外出作戰的軍隊和特殊任務人員有權利攜帶皇城的信鴿出發。
從鴿子房往北就是大明皇城的猛獸園區了,剛過了鴿子房朱慈烺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直衝腦門,然後聽到羊叫豬哼哼。
摸摸鼻子朱慈烺問道:“這皇宮內怎麼還養豬養羊?”
桂喜哈腰:“主要是給陛下和各宮裡的貴人們食用,外面進來的東西,怕不安全,檢查著麻煩,所以內宮會養殖一些常用的牲畜。”
朱慈烺哦了一聲,他還以為這些是用來喂老虎豹子的呢。
繼續往裡走,就是司禮監經場,也就是培訓司禮監太監的地方,你絕對想不到,司禮監太監學校竟然開在動物園裡。
因為朱慈烺限制了太監的數量,所以這邊學習的人並不多,都是崇禎八年之前入宮的太監。
雖然政策制定了但是要想在皇宮內看不到太監,估計要等到朱慈烺掛了,因為崇禎八年有不少太監都是幼兒就閹割進宮的,跟朱慈烺一邊大。
再往裡就是武宗建立的豹房了,有人說豹房是武宗批閱奏章和研究軍事的地方,也有人說這裡就是武宗享樂的地方。
其實豹房就是豹房,武宗不可能再動物園裡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