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梉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範振賢說的確實是事實。
範振賢提醒道:“大明已經發布了藩國等級制度,但是我們大越確一直沒有完成藩國等級調查。
這導致我們不僅武器裝備比別人差,各種待遇也差了一截。”
鄭梉對這個確非常不滿,不是他們不願意被評定,而是大明認為安南現在是分裂狀態,應該以四個國家來評級。
這樣就導致大越出現了四個四級藩國,鄭梉自然不願意了,合在一起算大越至少也是三等藩國。
而且大越跟高麗比實力並不比高麗差,憑啥高麗能破格提升為二級藩國,他們大越就是四等?
莫氏的土地才屁大一點地方,占城是大越的藩屬,阮氏根本就是叛臣,他們憑啥也算一國。
所以鄭梉不願意,莫氏有大明做靠山,他不敢動,但是至少要等到滅了阮氏,然後把占城徹底滅掉然後再去申請藩屬評級。
難道是因為這個惹得大明不快,然後才把黎氏太子接走?
鄭梉不敢確定,一邊的鄭宏業一直坐在那裡默不作聲,這次事件他作為第一責任人,責罰肯定免不了的。
這個時候要是再蹦出來又跳又叫,是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做了錯事麼?
但是鄭梉偏偏不如他得意:“宏業,你來說說你的看法吧。”
鄭宏業小心的看看周圍的人,皺起眉頭面色古怪的說道:“臣沒啥看法,不過臣今天一天跟大明人接觸,觀察到一件事,跟大家說道說道。
大明所有官員,從上到下,有一股子驕傲,他們非常自信咱們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這種有恃無恐自然是有底氣的,末將就是不知道他們的底氣是什麼?還有就是一旦觸碰了會發什麼。”
其實鄭宏業耍了一個小手段,他是不能說都是因為我慫所以才導致大明這麼橫,導致他們輕鬆把人接走。
所以他要提醒一下大家,不是我慫,是大明太強硬,太有恃無恐,所以我才不得不頂著壓力,顧全大局,最後不得已被大明欺負了。
果然鄭宏業的話一下子讓大家回憶起了大明的強大,大明的底氣,還用說麼?
就像剛剛鄭心敢說的那樣打過去,先滅三萬,再滅三萬,你玩呢!
你以為大明就六萬兵麼?那是你眼裡只看到了大明的六萬兵。
不說西南部署的二十萬兵力,就是這六萬人你想咋打就咋打?
理藩院八百人你都沒辦法,八百人守一個院子,你都沒信心攻下,人家三萬人守的城池,你覺得自己行了?
範振賢冷笑一聲:“各位可知道大明新軍為什麼要設定師級常設單位?大明軍改以前最大單位不過是衛所,然後總兵領軍僅僅是戰時臨時任命,戰後都會各自規建。
但是現在大明常設了師級單位,不多,就二十個師又十五個旅而已。總兵力八十萬,加上海軍各艦隊人員,近百萬而已。
這二十個師分駐各地,師代表什麼?”
眾人都面面相覷,師代表什麼,我們怎麼知道!不就是三萬人唄!人多了力量大嘛。
範振賢提高音量:“我曾找大明軍人瞭解過,大明為什麼要設定師這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