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第一艦隊各艦船正在緊張的搶修整備,作為大明重要的海港城市,鄭芝龍的老巢。
搶修一支艦隊的實力還是有的。
攫欝攫。不過為了保持戰力,防止可能的麻煩出現,吳大海還是安排第一艦隊分成兩批進行修理。
至少一半艦船維持在戰備狀態。
吳大海看著遠處鄭芝龍旗艦上已經懸掛起來的徵夷伯大旗,心裡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誰想到這鄭芝龍會有這狗屎運,先是入京被太上皇封賞,趕上新皇登基又封賞了一遍,直接從開字的三等伯變成現在的徵字的一等伯,在升一等那就是封侯了。
當兵打仗,封侯拜將,咱們當兵不就是為了給子孫拼搏一個公侯萬代麼!
鄭芝龍絕對是跟對了人的典範,要不是他從一開始就投靠了東宮,就他那海盜身份,就他乾的事情!就他那富可敵國的身家!
還想封侯!能得個善終那都是祖上積德了!
偏偏人家見機的早,早早投靠太子,更是先後送了幾千萬兩白銀,現在不僅自己即將封侯,而且兒子鄭森都是天子門生,聽說下一步要大用了!
上哪說理去!
他吳大海辛辛苦苦平倭寇驅荷蘭夷,等兩個功勞都落實了能混個徵字伯也就不錯了,人家愣是花錢買了一個。
不過沒辦法,幾千萬兩白銀,換做誰都出不起,這可真是富可敵國啊!
到了泉州港吳大海才知道,傳說鄭芝龍的山莊在泉州西北綿延幾十裡竟然是真的!
不過吳大海沒有功夫去參觀人家的大宅,一個是因為主人不在,另一個是,新皇的命令已經到了,巡航南洋!
吳大海要挑出第一艦隊最大船況最好的三十六條戰船,還有六十三條最好的大福船的補給後勤艦隊。
組成一支九十九條船的南巡艦隊,在南海宣示大明的威嚴。
按照參謀部的計劃,這一路他要停靠馬尼拉、蘇祿城、汶萊、丹蓉布拉、巨港、馬六甲,然後在龍牙港修整之後,繼續北返,經過大城國、柬埔寨、占城和安南,最後回到大明。
巡航計劃耗時一年,一路上除了宣威之外,還要警告南洋諸國善待漢人,保護大明商人等等。
當然也有威懾荷蘭東印度公司,讓其儘快簽約投降的意思。
路上還要再某些地方留下人和物資,支援當地的反抗軍,有的甚至是大明軍隊親自下場扮演反抗復國軍,騷擾南洋的歐羅巴人。
這次海戰施琅表現亮眼,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吳大海已經提議由施琅全權指揮接來下的登陸和攻城戰。
而吳大海覺得還是宣威餘域外更有面子些,更能配得上他第一艦隊總兵官的身份。
巘戅戅。當然更深層的小心思是去見見世面。
你想啊,要是大明只有你有和西洋人海戰的經驗,還是隻有你在南洋見過這些西洋人的艦船城市和軍隊。
那麼下一次再打仗,你會選誰主持作戰?是不是答案呼之欲出了!
一次沒有封侯不可怕,只要有打不完的仗,那麼封侯還不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