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統計大明> 第五百九十五章大明軍力的極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五章大明軍力的極限 (1 / 2)

崇禎嘆了一口氣:“正是因為軍費如此之高,百官才說大明窮兵黷武啊!一年五六千萬兩白銀啊!比之以前要多出數倍之多。”

朱慈烺疑惑的問道:“數倍?沒有吧?軍費也就增加了一兩倍而已吧?”

崇禎看了看朱慈烺:“怎麼會是一兩倍?”

朱慈烺掰著指頭算:“就那崇禎七年為例子,崇禎七年遼響應繳一千八萬兩,實收上繳一千一百萬兩,戶部運糧,工部運物料,兵部運輸後勤等摺合也有一兩百萬兩白銀。

為了應對各地頻發的流寇,各省增加練響,後又增加剿響,預計所得每年一千二百萬兩餘,崇禎七年實際得到僅僅七百萬兩。

在剿滅流寇之時,各地客軍作戰由戰鬥發生省份籌備物資餉銀等等,一年共計也有個五六百萬兩的物資。

除此之外還有京營二十七萬人餉銀,衛所兩百萬人餉銀,不算實發軍戶手裡多少,僅僅算朝廷支出,大概摺合耗費銀兩每個軍戶耗銀十二兩左右。

僅此一項就耗銀兩千七八百萬兩銀子,還有各種物資消耗,訓練消耗等等不少於兩三百萬兩銀子。

僅僅算這些大賬,每年軍費就高達五千七百萬兩白銀了,只不過這裡面很多錢都是增調調撥,很多都沒有入戶部庫,所以沒有統計出來而已。

當然這個衛所軍費開支大明欠賬甚多,又大多不是實發,在加上軍隊調動費用有抵消重疊的地方,但是一年三四千萬兩的消耗還是有的。”

崇禎完全沒有這個概念:“有這麼多麼?”

朱慈烺點點頭:“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賬面數字,只不過以前咱們大明的稅收制度,很多徵調調撥都是不如戶部庫,所以顯得稅收少而已。”

崇禎想想好像是這樣,當年太祖驕傲的說,大明養兵兩百萬不費百姓一文錢,但是實際上大明衛所制度逐漸腐化,軍餉一直增加,後來更是募兵開支進一步增加。

崇禎回想起崇禎七年,那個時候,每天各部都是要錢,各地方都是要錢,有些地方賑濟,朝廷一文錢都拿不出來,還是崇禎從內庫東拼西湊幾千兩銀子賑濟。

幾十上百萬的災民幾千兩銀子,簡直是杯水車薪,但是那個時候焦頭爛額,一度皇帝都帶頭節衣縮食也沒有糊住窟窿,反而窟窿越補越大。

原來大明當時的軍費開支已經這麼多了,怪不得朝廷無以為繼,流寇越剿越多。

朱慈烺看崇禎也不吭聲,他還以為崇禎沒有對比出差距就接著解釋:“

咱們再說新軍,從去年軍改之後,衛所士卒的應役行糧一律取消,每戶只發月糧,但是取消了徭役和徵調糧食。使得軍戶種地所得都歸自己所有。

這樣軍戶每人的開支降低到每年五兩銀子,二百萬軍戶,實際發放糧餉一千七百萬餘兩白銀。

除了北進河套的那些衛所還有後來蒙古都司長城沿岸山城的衛所,大明去年總共遷移衛所十四個。

今年大明實施衛所墾殖公司化改造,其中河套關外所有衛所均改造成墾殖公司,大明將再節約軍費三百萬兩左右。

所以今年衛所發放糧餉約一千四百萬兩不到。

然後募兵要麼編入新軍,要麼到地方擔任三班衙役,要麼就是拿錢退役,這一塊軍費又沒有了。

遼東遼響等等也取消,練響剿響等等也取消不復存在。

大明新軍每月人均實發軍餉三兩,每月口糧消費標準一兩白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