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糧房口墾殖公司,位於遼河出海口,這裡就是後世的營口市,營口的名字是清‘糠稀’年才出現的,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在大明就叫糧房口。
因為大明海軍的持續騷擾,建奴把這裡的人口內遷,所以掃平遼東之後,這裡是一片荒原。
遼東糧房口墾殖公司主題是天津三衛中的天津左衛遷移而來。
營口這個地方戰略位置不說,單說這背靠遼河面朝渤海的經濟位置就是一個建城絕佳之地。
雖然比起天津衛來差了那麼一點,但是天津左衛在天津又不是主城區住戶,到了這裡那可是直接進城變成了城裡的土大戶。
況且在接下來的遼東大開發中,多少物資都要經過遼河轉運才能到達遼東內陸,包括遼陽、瀋陽、鞍山、鐵嶺這些大城最後都要利用遼河入海口。
所以遷移而來的八萬人,並沒有什麼不快,反而對新生活充滿了憧憬。
天津左衛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口,也是因為京津地區的衛所日子比起其他地方要好一點,所以逃戶也少一點。
朱慈烺也是看重了他們人多勢眾的優勢,所以把糧房口這個優質地點給了他們,並且給他們批了三百萬兩的建設資金。
糧房口城的定位就是遼河口貿易航運中心,加上當地地處平原,極易開發成為良田。
而且離京津山東都極近,運輸便利,利於吸引人口獲得物資。
所以朱慈烺打算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墾殖開發的宣傳名片,所以朱慈烺在這裡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以扶持他們發展。
今天是墾殖公司議事會議員選舉的日子。
朱慈烺自然不是搞什麼皿煮自由。按照墾殖公司法規定。墾殖公司管理處由:
皇家派出監事一名、內閣派出民事監事一名、銀行派出財務監事一名、軍方派出防務監事一名,統計司派出統計監事一名。
五名監事中皇家監事為總監事,有權過問整個墾殖公司所有事物。
當然主要工作還是防止墾殖公司做出不利於大明對皇室有害的事情
內閣監事負責民事問題,下設民事司,處理整個墾殖公司民事工作。當然主要還是案件處理。
雖然朝廷給予墾殖公司很大的權利,但是不代表這裡就是法外之地。
銀行派出財務監事一名,負責稽核墾殖公司的財務開銷。這個並不是常設的,因為墾殖公司欠著銀行貸款,銀行才會派出監事,防止他們亂花錢把家產敗光之後。
一旦墾殖公司把銀行貸款還清之後,銀行監事就會撤走。
墾殖公司真正的財務監事是統計司監事,負責財務監督計算以及資料統計工作。
軍方派出的防務監事,負責整個墾殖公司的軍事力量,也就是墾殖公司安保隊。
因為不少墾殖公司地處荒野,豺狼虎豹、野人、敵對勢力等等都可能威脅墾殖公司的安全,所以朝廷允許他們擁有一定的自衛部隊。
這個部隊雖然是他們成立,但是確必須納入軍方的監管之下,戰時更是有義務協助軍方完成相應的戰略目標。
除了五大監事之外,每個墾殖公司還有錦衣衛以及東廠的情報人員若干。
這些人只負責監督整個墾殖公司的運營,並不參與日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