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教員這時候也把計劃遞交上來:
“海軍計劃再四海艦隊的基礎上對四海艦隊轄區進行從新規劃併成立兩洋艦隊。
渤海艦隊更名為皇家禁衛海軍。轄區油渤海海域擴大到渤海、黃海、以及高麗之釜山、仁川、濟州島。倭國長崎、下關、鹿兒島之間的廣大海域。
原本的黃海艦隊北上,更名為北海艦隊,轄區為釜山和下關之北的海域。主要港口有大阪、橫濱、海參崴、庫頁島港、奴兒干港、鬼流國港。
其中因為北海艦隊港口多為冬天封凍港口,所以特別劃撥膠州港為北海艦隊越冬港口。
原本的東海艦隊轄區擴大為從長江以南,一直到澎湖以北,包含大琉球、小琉球、呂宋等島嶼。
南海艦隊的轄區則擴大到澎湖和呂宋以西,新龍牙門以北的全部地區。
由黃海海軍和南海海軍抽調精銳,在補充海軍講武堂學員,招募沿海漁民和商船船員等新兵組建南洋艦隊。
南洋艦隊駐地為龍牙門港,大明已經和柔佛蘇丹國簽訂租借文書,柔佛蘇丹將龍牙港租借給大明。
由渤海海軍加上東海海軍精銳在補充海軍講武堂學員和新兵之後成立太平洋艦隊。艦隊駐地為松江港。
除了艦隊之外,海軍還計劃再原有的海軍陸戰團的基礎上成立五隻海軍陸戰旅,其中
禁衛第一陸戰旅,駐地在天津港。
海軍陸戰隊第一陸戰旅,駐地在松江府。
海軍陸戰第二旅,駐地在澎湃島。
海軍陸戰第三旅,駐地橫濱港。
海軍陸戰第四旅,駐地龍牙門港。”
朱慈烺點點頭,這個規劃沒有什麼問題,對於北海艦隊來說,雖然大阪和橫濱也是不凍港,但是朱慈烺怎麼會把一個艦隊的主力港口放在倭國。
這不是給對方發展造船業提供便利麼,再說以倭國愛搞偷襲的個性,北海艦隊在那駐紮幾個月,萬一被偷襲了咋辦?
而龍牙門港就是後世的新加坡了,在英國建立新加坡港區以前,附近的商人以及在大明的地圖上,這個地方就被稱為龍牙門。
這裡十五世紀之前曾經興盛一時,但是後來因為鄭和下西洋正喜歡馬六甲城,所以這裡迅速衰落,馬六甲海峽中轉港的位置也被馬六甲城取代。
後來大明終止了下西洋活動,1528年葡萄牙殖民馬六甲城,柔佛蘇丹這才從建龍牙門港。
但是因為葡萄牙的騷擾,這裡一直沒有得到發展。
柔佛蘇丹多次上表請求大明提供庇護,幫其奪回馬六甲城,但是後來的大明皇帝顯然對於這種化外之地並不上心。
所以柔佛蘇丹只得自己面對,好在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城為的只是打通通往香料群島和大明的商路,對於這裡並沒有過於重視。
這幾年柔佛蘇丹就開始聯合荷蘭人企圖奪回馬六甲城,但是荷蘭人並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們的條件就是要馬六甲城的經營權。
而去年朱慈烺決定在松江府舉行盛大的博覽會,一時間天下聞風而動,而柔佛蘇丹看到了奪回馬六甲城的希望,也派使者參加了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