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之後,宮裡方正化只得硬著頭皮把訊息傳給崇禎。
崇禎無語的看著厚厚一摞子各種傳言,一副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方化正:“東廠這麼閒麼?”
方化正恭著身子,不敢起來:“起初好像是從官員府裡傳出來各種誇讚太子的流言。
奴婢覺得這種話只是百姓有感而發,沒有太在意。
誰知道留言越來越多,奴婢就立即安排人檢視,發現這些流言雖然有官員推手,但是並沒有串聯跡象。
接著就是錦衣衛突然插手,一起散播流言,而且錦衣衛散佈的流言往往非常邪門,把人往溝裡帶。
這裡面有一半流言是從錦衣衛中傳出來的。”
崇禎若有所思的問道:“也就是說,另一半是那些官員傳播的?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傳這種不著邊際的流言有何意義?”
方化正恭著身子:“回陛下,另一半並不是官員傳出來的,而是京城百姓自有發揮,自己編造的。
他們往往編造的比錦衣衛傳出來的還要有板有眼,讓人真假難辨,這裡面說書的也參與其中。”
崇禎無語的笑笑,老百姓也就是覺得好玩然後瞎湊熱鬧。
不過如果流言只往一個方向引導,那麼大家可能因為三人成虎也就信了。
但是當流言傳的亂七八糟,傳的一天聽到幾十個版本,就算再愚昧的人這個時候也要想想,這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這人最怕的就是有思想,特別是當所有人都開動腦筋的時候,那麼就沒有什麼事情能瞞得住了。
也沒有什麼真相能隱藏的了。
方正化接著說道:“而從那些官員府裡傳出來的謠言主要就是誇太子的功績,然後說太子真龍轉世,如果當上……就怎麼好。”
崇禎冷著臉:“這群老王八張能耐了啊!查出來都是誰在說麼?”
方正化猶豫著說道:“目前根據東廠的情報,朝中……過半……過半官員都有參與推動。”
崇禎又一次沉默了,如果幾人,幾十人參與,他也敢狠狠心,狠狠貶斥一批官員,甚至抄家一批充實一下內庫。
但是朝中過半官員都參與,這就要動搖國本了呀!
靠在椅子上,崇禎問道:“太子除了傳謠言還有沒有別的動作?”
一邊的王承恩突然說道:“陛下,太子有一份摺子,今天剛送到的,就在御案上。”
崇禎一副有興趣的問道:“說的什麼?”
王承恩拱手說道:“太子奏請西南改土歸流,需要大量官員充實邊關……”
崇禎呵呵笑了:“這個太子啊!還是一點虧都不肯吃啊!內閣那邊是什麼反應?”
王承恩也跟著笑了:“閣臣臉都綠了。”
兩人開心了一會,方正化拿出一封密信:“皇上,這是太子今天送到的密信。”
崇禎接過信看了一遍,然後陷入沉默。
過一會崇禎說道:“傳朕的旨意,駁回太子減稅之議,賦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今日大明百業興旺,國庫殷實,豈能如此小家子氣!
崇禎十一年,全國糧稅減半,其中西南、西北、遼東、嶺南山林土地免稅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