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幣問題不僅牽涉到大明內部的錢幣問題,還是朱慈烺謀取經濟霸權的重要手段。
現在不要說把新幣推廣到藩國和其他地方了,自己國內用都不夠!
怎麼樣才能把百姓的錢從地窖里弄出來,讓他們消費呢?
朱慈烺想了又想,突然他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提前啟動‘土地換購贖買計劃’。
大明的百姓願意最願意為什麼花錢?首選就是土地了,如果進行土地出讓,那麼肯定能快速回籠大批舊幣。
顯然江南的土地是夠了,但是其他地方的土地從哪來?
這個朱慈烺還真考慮過,而且是一整套計劃。
首先就要從各王室侵佔土地說起,大明的各位藩王很好了繼承了朱元璋的基因,一個個都對土地瘋狂迷戀。
在養豬式政策下,這些人除了投資兼併土地,然後就是揮霍。
所以各王室手中除了皇上賜予的土地之外,自己兼併的土地更多。
去年朱慈烺對王室進行瘦身,又封賞了大片土地,導致現在王室土地佔有量已經超過了大明土地總量的一成。
這絕對不是好現象,甚至極易引發動亂。因為考慮到大明以後國土擴大,土地矛盾短時間不會爆發,所以朱慈烺也就沒在意。
更何況朱慈烺心裡算計著,土地兼併還能促使百姓生出移民的願望,只有在故鄉生存不下去的人才更容易選擇遠走他鄉。
不過現在隨著朱慈烺制政水平逐漸加強,對於民心這一塊又有了新的感悟。
鼓勵百姓移民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逼迫百姓生存不下去不得不外遷,絕對是最爛的方式之一。
朱慈烺就制定了一個計劃,‘土地換購贖買計劃’
簡單來說這個計劃就是把諸王室多餘的土地透過置換贖買等方式拿出來,然後在賣給當地百姓。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需要突破,第一個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土地可以置換,這個剛好朱慈烺在江南殺鹽商獲得了大片的土地。
第二個就是要限制諸位王室的土地數量,限制他們在搞土地兼併,否則這豈不是就是把全國的問題集中的江南,到時候一起爆發,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第三就是王室遷移,這個是動國本的大事,這是撬太祖制定的國本,也是動搖大明祖訓的大事。
再有就是王室遷移之後,如果有人謀反怎麼辦?把一大堆王爺集中到江南,這些人稍微一聯合,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絕對都是大事。
朱慈烺原本打算等大明再穩定穩定,軍改完成,建奴這個外患除去之後,在慢慢的改造。
不過現在這個貨幣改革正在關鍵時刻,要知道銅幣的發行不僅僅只是銅幣置換本身的事情,這還牽扯到紙幣發行、停火耗、貨幣統一、金融霸權等等方方面面。
如果只是銅幣置換,朱慈烺根本不用著急,慢一點就慢一點,早晚有一天會置換完的。
因為牽扯眾多,所以朱慈烺必須保證貨幣改革不能停止,否則紙幣如果信用受損,想要在扶起代價就大了。
加上他有限的金融知識,不懂什麼槓桿率之類的,只能以雄厚的本金硬推。
現在陷入困境,那麼他想到的辦法就是再堆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