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釣魚執法,別說還真挺形象的,投下餌料等魚上鉤。
兩人吃完之後各自睡去,第二天一早老吳起床後,水手幫他從江裡提了一桶水洗漱,身後的碼頭,等待完稅的船隻排起了長龍。
季福生也起來,老吳指了指船隊:“這都過年了,怎麼還有這麼多船?”
季福生瞟了一眼:“哦,那是景德鎮瓷器協會的船,他們可是這次博覽會的重頭戲,從十一月初就一船一船的往松江送,一直沒有斷過。”
老吳驚訝的問道:“那該有多少瓷器?”
季福生搖搖頭:“誰知道呢,稅監的人到了,準備查驗吧。”
六個稅吏登船,其中兩人抬著一個小火爐,手裡拿著一大堆鐵釺子上船。
查驗就是把箱子開啟,看看裡面的貨物,確認都是茶葉之後,簽下稅單,然後封箱貼上封條。
之後按照老吳的納稅資訊在封條上寫下了稅號。接著那抬著火爐的把燒紅的鐵釺一頭帶著數字的印在箱子上。
一串數字前面的位數都是串聯在一起,只有後面的幾位是分開的要按照順序一個個的打在箱子上,每個箱子都有一個獨立的稅號。
這次老吳的茶葉有八百三十箱,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六個稅吏兩個負責簽字貼條,四個負責用鐵釺印稅號。
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所有箱子都弄好,看著稅吏們在那忙活,吳茶頭急的直撓頭。
好在整個湖口稅監這樣的稅吏小組有幾十組,一次能同時給幾十條船報稅,否則這個效率還不急死人。
一邊的季福生笑眯眯的看著:“怎麼?著急了?這還是好的呢,後面的瓷器船更麻煩。”
老吳好奇的問道:“是不是整個鄱陽湖出來的船都要在這完稅?那這裡要是忙起來可不要排隊很久?”
季福生搖搖頭:“也就是你這樣的從鎮上出發沒有稅監的需要到這裡報稅,南康府,都康等地都設有稅卡,要是不報稅,那邊的稅卡也過不了啊。”
老吳指了指身後的瓷器船:“不對吧,他們從景德鎮怎麼過來這邊報稅,這一路上稅卡也不是一個兩個呀。”
季福生摸摸鼻子:“我也不清楚,聽說是因為饒州那邊太忙了,所以發往松江府的瓷器都從這裡報稅。”
報稅完畢,季福生看看老吳:“怎麼樣,我這水手來來回回幫你把貨物倒騰了一遍,按照規矩你是給錢還是請大家吃頓好的?”
老吳肉疼的看著季福生:“給多少?”
季福生哈哈一笑:“這可是八百件貨,就是一件一文錢,你也要出八百文,船上正好二十人,一人分四十文。”
老吳點點頭:“行,辛苦大家了,這錢我出了。”
季福生拍拍手:“各位,吳掌櫃感謝大家辛苦,發賞錢每人四十文,都來謝過吳掌櫃!”
船伕們都謝過,稅吏負責貼封條打號,但是可不負責搬箱子,這箱子來來回回搬動大家也沒少使力氣。
季福生看看老吳:“行了,你去報稅吧,這邊我給你看著。”
老吳拿著稅吏遞上來的報稅單,提起褡褳來到碼頭,遞上稅單稅吏看了看:“八百三十箱茶葉,一箱稅銀一兩,共八百三十兩。”
一箱茶葉約三百多斤,批發價一斤三十文以上,最少價值十兩銀子,每箱一兩銀子的稅收,正好是十分之一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