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辦這個博覽會可是為了促進經濟,還能推動消費旅遊什麼的。
再說了大明堂堂天朝上國,對這些番邦豈能有求必應,讓你們住下看看已經是恩賜了,還想不守規矩提前交易,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第三份是錦衣衛奏報,有御史彈劾太子濫用刑法,餘幹縣劉縣令雖然有貪汙等罪行,但是應該交給有司治罪。
劉縣令雖有罪,但是罪不至於凌遲,該御史的奏報已經發出,在送往京城的路上。
朱慈烺哼了一聲,當時他確實非常生氣,但是並不是因為貪汙引發動亂等問題,而是因為一千多人因此餓死!
所以想告就去告吧,朱慈烺就是要用這件事警告那些官員,誰要是在因為貪汙賑濟款導致有人餓死,那麼劉縣令就是他們的榜樣。
朱慈烺把這個放在一邊繼續看下一個,第四份是揚州送來的,揚州自從大批鹽商被抓被殺之後,揚州市場蕭條,商鋪宅院土地大量被沒收。
為了防止大批拋售導致房價低價暴跌,朱慈烺當時沒有急著出售,特別是商鋪,為了穩定人心朱慈烺制定了租金加百分之二十,二十年之後店鋪歸承租人所有的制度。
一方面是為了穩定租客,要是店鋪將來會變成自己的,這些人自然會積極經營。
而土地還好,只不過是地主由鹽商變成了皇家,對佃戶影響不大,甚至朱慈烺適當降低地租之後,還穩定了人心獲得了好評。
但是宅院園林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那種園林式宅院,那個都是需要人維護保養的,出現破損還要修繕。
要是荒廢著不管,要不了幾個月,價值就能跌一半,一年不管那裡面的花木都得完蛋,也別想賣什麼好價錢了。
朱慈烺當時考慮這個情況,就讓那邊挑幾個大宅,然後改成收費公園供人參觀遊覽,看看在大明這種模式能不能維持住開銷。
揚州這次送來的就是開園一個月的經營情況,雖然不錯但是也就勉強維持,後世參觀蘇州園林大家看的是古蹟是文化。
這個時代看這些有錢人的園林,那純粹就是為了見見世面了,再加上這個時代人口流動性遠遠不及後世。
這光指望本地人參觀,本地人一年還能來幾次不成。
不過這些參觀活動倒是促進了園林宅院的銷售,有還幾個就是參觀後被相中,現在有人願意購買。
這種小事朱慈烺也就是看看就扔在一邊,能維持就是好事,也算一種嘗試。
要是能把皇宮開放估計願意看的人很多,但是估計崇禎肯定是不幹的。
至於富商的宅院,還真沒有什麼大的吸引力。
第六份是馬鞍山那邊鐵礦已經開始開採,上游兩湖地區和淮南淮北的煤礦都在尋找,高爐和平爐也架也已經開始。
皇明礦業擔心煤炭開採那邊的進度過慢,到時候爐子架好確沒有煤用,因為挖煤也需要建礦洞,還要建煉焦蒸餾爐等等。
所以馬鞍山礦這邊申請先從北方調運,應急使用。
本來這樣的事情不需要上報朱慈烺,不過這比額外支出並沒有列入預算,又正好趕上上報工程進度的時候,所以他們乾脆提一提。
朱慈烺在本子上寫了一個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