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分析了一下,英國還沒有後世那麼強大,所以威德爾有很大的可能會同意大明的要求。
就算不同意,對大明也不是什麼大損失,大明並不缺少那一點市場,但是英國如果失去了大明的生意,損失那可是巨大的。
大明對於英國來說無可取代,英國對於大明只是可有可無,耗下去,朱慈烺自然不怕。
相比廣東的這場戰爭,朝廷的動向更然人憂心忡忡,在官員不斷的上書彈劾之下,崇禎似乎已經有意招朱慈烺回京。
江南的事情還沒有徹底解決這個時候走豈不是半途而廢。
但是年關將近,皇后也表示對朱慈烺甚是思念,崇禎已經動搖。
朱慈烺看著手裡的奏報眉頭擰在一起:“第一批上繳內庫的銀子送到哪裡了?”
李若璉想了一下:“按照路程應該已經到了通州,會在這兩日進京。”
朱慈烺眉頭舒展了一些微笑著說:“想必這筆銀子到了內庫能堅定一下父皇的決心。”
京城皇城乾清宮內,崇禎正在批閱彈劾新軍的奏章,最近這些御史言官對於新軍、皇明商號、錦衣衛等的彈劾是越來越多。
有些雖然是風言風語,但是崇禎又不得不重視,畢竟涉及軍事、經濟和情報的事情每一件都不是小事。
剛處理一個新軍回鄉毆打鄉紳的奏章,崇禎氣的寫下一大段話把言官訓斥了一頓!
屁大一點事,就能上升到破壞法紀囂張跋扈上,還說新軍逍遙法外,逍遙個屁,新軍有自己的軍法處,什麼時候不服從法律。
在翻看下一個,上面則是控告皇仁堂壓低草藥價格,導致藥農生活困頓的。
這種過時的奏報還敢上,太子都已經解決問題了他才出來叫嚷,算個什麼本事。
再下一個皇明銀行因為貸款逼死人命,百姓無力償還被逼服苦役還債,這些人把這個比作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修大運河。
崇禎看著報紙無語的搖搖頭,王承恩在一旁笑著說道:“這些官員猶如瘋狗一樣捕風捉影,當真是毫無底線,這些摺子明顯一看就漏洞百出,真不知道他們為何還會樂此不疲?”
崇禎笑笑:“還不是因為大家都寫,你要是不寫,到時候真的扳倒太子,這些不寫的人怕自己被認為是太子餘黨對付,黨派之爭莫不是如此!”
王承恩奉承著說道:“還是皇上您高瞻遠矚,稍微露出一點風聲這些牛鬼蛇神就蹦出來了。”
崇禎冷眼說道:“皇兒在江南辦大事,那可是關係到大明千秋萬代的大事!這些人不幫忙就算了還想拼命扯後腿。
朕就是要看看,到底是那些人跟那些鹽商和復社有勾結!”
王承恩小心的問道:“那皇上不如直接把這些人名字記下來,到時候一併處理就是了,您何必這麼辛苦一份一份的看他們胡編亂造?”
崇禎悠悠的說道:“歷朝歷代每次黨爭,固然有為一己之私胡亂攀咬的,但是也有很多真正為國為民仗義執言的。
多少仁人志士因為錯誤的被打上黨爭標籤一生壯志難酬!就像蘇軾、范仲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