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的話僅供參考,所謂的斬首行動雖然能快速取得勝利,但是確斬不斷對方的鬥志。
所謂蠻夷畏威而不懷德,而倭國更是如此,只有把他徹底打服氣,打廢他才會老實。
說完這些鄭芝龍就乖乖的退下了。
朱慈烺想了想:“江南水網密集,三千營不必過江了,配合錦衣衛和統計司處理兩淮鹽事。”
江南向來不適合騎兵機動,而且朱慈烺感覺這些鹽商的作死水平突破了他認知的底線,江北需要好好清理一下了。
外面錦衣衛匆匆進來:“殿下,李指揮使,錦衣衛京城密信。”
李若璉接過展開看了一眼之後遞給朱慈烺:“太子殿下,在倭國刺客住處搜出天工開物等定為密卷的書籍七本,還有工學醫學幼兒課本三套。”
朱慈烺一臉怒容接過,上面不僅寫了洩露的書籍,根據這些書號顯示,這些讀本都是從蘇州華亭洩露。
所謂密卷也就是大明秘字開頭的刊印書籍,按照最新規定,凡是帶密字編號書籍不得出售、出借、傳授、抄錄給非大明籍者。
而且這些書籍的傳播也受到限制,一邊非書館學宮其餘地方不得收藏,借閱也有身份限制。
只可惜政策制定的很好,但是往往有些人不把這個當一回事,從華亭洩露的這些密卷和課本正是朱慈烺為了推廣工學特意發往各縣官學的樣書。
顯然這些人不僅沒有用來推廣工學,還把他的課本賣了,如果只是課本賣了也就算了,畢竟一些加減乘除的基本知識而已。
但是他們竟然把自己的密字號圖書也給賣了!這些人是把國法當成兒戲了麼!
還是在他們眼裡除了孔孟之學,這些所謂的工業密字書籍在他們眼裡就是一文不值。
朱慈烺呵呵冷笑一聲:“正愁著這幾天怎麼拖延行程,這現成的藉口就送上門來!
傳令各地嚴查密字號書籍儲存情況以及課本儲存使用情況,凡是弄丟的學政一律奪職,涉及倒賣者按照叛國罪論處!”
李若璉確認的問道:“叛國罪?”
這個叛國罪和漢奸罪可是朱慈烺新設的大明律補充條款,不是上次的修改,而是補充。
如果涉及叛國罪,視情節處最低家產全部充公最高誅滅九族的刑法,也就是說這些人一旦把書丟了落到外國人手裡,那最輕的罪責都是抄家。
李若璉見朱慈烺確定,他立刻下去傳令。
從當晚行宮傳出追查書籍丟失的事情,學政官員那是風聲鶴唳,但是對於鹽商和鹽道官員來說那是鬆了一口氣。
一本小小的書籍能惹出多大的事情,他們又不讀那種書。
死道友不死貧道,有人頂缸就好。
接下來朱慈烺特意去查了揚州官學,表達了自己對此事的重視。
這些學政官員萬萬沒有想到江南文教興盛,最不可能被挑錯的一個部門竟然因為一個小小的密本翻車。
這不查不知道,查完被氣笑!
江南大部分官員對於朝廷下發的這些書籍根本不屑一顧,甚至羞於和孔孟書籍放在一起。
隨便扔在一個角落的那都是好待遇,更有激烈的學究直接視其為太子重奇技淫巧動搖社稷根本,乾脆丟進糞坑,引火做飯燒了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