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裡朱慈烺正簽署命令,把禁衛軍編練淘汰下來的火繩槍送往釜山。
雖然說這些槍還能使用,不少明軍手裡的火銃還不如這批火繩槍質量好。
但是能把舊槍賣出新槍的價格,然後給那些士卒發新槍,不好麼!
除了火槍之外,京營和勇士營等部隊還淘汰了不少的刀槍,也一併運過去。
如果說高麗正規軍不屑於使用這些武器,那麼倭國的那些農民造反,絕對不會嫌棄這些武器。
全都賣了換新的!六萬杆火繩槍加上十萬件刀槍,足夠倭國那些亂民使用了。
如果叛亂能夠持續更久一點,應該可以賣出更多才是。
朱慈烺早就想收拾倭國了,整個大明沒有人比朱慈烺更想。
現在有這麼個機會,朱慈烺自然不會放過。
這一戰不僅僅使得倭國陷入內亂,大明還能練兵,特別是天津海軍,一直沒有戰爭經驗,這次正好把這個短板補上。
倭國這次事件跟大明的大量購糧有關,高麗事件已經過去,大明現在糧食危機已經解除,大明不在急需從倭國購糧。
今年之所以繼續,一個是皇明糧庫打算進行朱慈烺制定的儲備計劃,獲得更多的糧食來源。
二來也是因為釀酒計劃,能用買來的糧食釀酒那是最好了。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大明一千可以從倭國購買一百萬石以上的糧食,特別是眼看夏收在即,這筆糧食就沒得買了。
江南糧食產量不會出現大的進步,那麼不影響儲糧大計的情況下,就必須要找到新的糧食來源了。
高麗兵災之後今年正在恢復生產,購買物資需要錢財,想要錢財自然需要賣出糧食,所以今年從高麗應該能買到五十萬石以上的糧食。
越南和占城那邊,因為運輸路線太長,一直作為糧食貿易的補充,今年看來要加強那邊的採購了。
江南大批田產被分給皇家親屬之後,管理難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今年夏糧順利收上來之後,朱慈烺打算讓劉若愚回來。
皇明商號攤子鋪開的越來越大,越來越牽扯朱慈烺的精力,朱慈烺打算對其進行管理機構改革。
而劉若愚作為皇明商號開創元老,這新的管理機構自然需要他坐鎮場面。
朝堂上關於進士們的爭吵終於告一段落,朝堂上吵了兩個多月,大家猛然發現,他們吵了半天,人家狀元郎在參謀部呆的好好地。
絲毫不受影響,不僅沒有覺得自己受不公正待遇,反而有點自得其樂的意思。
大明難得安寧了下來,五月份經過一年半的航行才到達歐羅巴的錦衣衛,在歐羅巴建立了第一個情報站,傳回了第一個訊息。
訊息的內容中有一條引起了朱慈烺的興趣,那就是今年二月鬱金香泡沫破裂,荷蘭陷入衰退。
蹭熱度賺錢肯定是來不及了,但是從荷蘭的衰落中分一杯羹確不是不可能的。
曾經有人把十七世紀比喻成荷蘭人的世紀,荷蘭人博得海上馬車伕的稱號,阿姆斯特丹更是世界的航運中心、金融中心、造船中心等等。
荷蘭全盛時期全世界有一萬五千艘商船屬於荷蘭,荷蘭一度佔據歐羅巴航運的九成。